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信息交流第7期
-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30日

钱塘区总工会
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
打造共同富裕命运共同体
钱塘区总工会坚持党建领航,规范企业用工、维护职工权益、助力经济稳定发展,努力构建“小切口、微循环、大治理”的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新格局,守好共同富裕建设队伍大后方。截至目前,钱塘区拥有省市级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34家,市级平安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2家、和谐劳动关系标杆园区2个,区级平安和谐劳动关系企业10家,社会责任C级以上企业140家。
一、党建领航、思政铸魂,激活劳动关系“聚合力”。一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创办“职工大讲堂”“职工读书会”“一年运动会、一年文艺年”,持续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高质量建设区职工活动中心,扶持激励基层工会创建“文化家园”“职工书屋”“职工俱乐部”,引导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疫情以来,多次发布倡议书,号召企业与职工建立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二是“党工共建”共筑和谐。坚持党建带工建,以“一函两书”为抓手,通过规上企业“单独建”、头部企业“带头建”、产业关联企业“联合建”、行业相同企业“覆盖建”、区域相邻企业“兜底建”等方式,大力推进企业普遍建会,完成“智慧平台”实名制建会录入企业897家,完成率89.4%,其中培育库企业“一键入群”423家,完成率103%。今年成立区首家货运物流行业联合工会,覆盖企业900家、货运司机6000人。成立区“小哥之家”党群联盟、小哥议事厅,统筹158家党群服务中心、城管驿站、爱心驿家等阵地资源,推行小哥畅行计划。推动群团改革创新,成立区工青妇党总支,开设“钱塘群团之家”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粉丝突破11万人,形成“党群共建”工作格局。三是“三种精神”提振信心。完善劳模推选机制,每两年评选“钱塘工匠”,每三年评选“钱塘劳模”,建立区千人工匠库,成立区劳模工匠协会、劳模工匠志愿者队伍,举办劳模工匠大讲堂,全面焕发劳动热情。
二、夯实基础、突出维权,消除劳动关系“风险源”。一是协商协调让职工“不再忧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和集体协商质效评估工作,推动380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覆盖职工10万人。指导松下工业园区率先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新增技能等级晋升、技能竞赛获奖激励等议题,确定职工年度平均调薪增资率指导线为5.1%。打造邻里中心产改试点,推动辖区规上企业建会率和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双100%”。二是蓝领成才为职工“量体裁衣”。推出“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与区内7所高校合作定制40门技能课程,培训职工3000人,补助资金86万元。打造“厂门口上大学”升级版,鼓励产业工人上大学,发放本科学历提升补助,资助75%以上专科学历教育学费。开设“钱工学堂”线上教育平台,参训职工3万人。三是权益维护为职工“保驾护航”。建立“1+N”联动机制,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纳入大党建考核,成立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劳动领域维护政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以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核心,企业调解中心为基础,行业、区域性调解委员会为重要补充的“三级调解”格局。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劳动关系监测预警机制、劳资纠纷快速反应机制和劳工干部学习交流机制等4项预防化解机制,培育建有工会法律志愿者、劳动关系监测信息员、集体协商指导员、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5支队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和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已实现单建工会覆盖率90%以上,劳动法律监督员突破300人。今年开展职工队伍情况排查化解行动和安全隐患大排查,排查企业1531家,涉及职工15万人,发现安全隐患567处,参与事故调查10起。妥善解决神钢关停事件,工会派专人和律师进驻企业,全天24小时解答员工法律维权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安抚职工情绪,做好维稳工作。
三、精准服务、注重实效,完善劳动关系“安全网”。一是精准发力为困难职工撑起“保护伞”。投入资金600万元,设立“关爱基金”推进帮扶工作,修订完善区困难职工帮扶慰问实施意见,为9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发放困难补助4.45万元,为92户困难职工家庭发放“春风行动”救助款18.4万元,为43657名职工提供医疗互助参保补助79万元。联动13家企业成立爱心基金,累计帮扶困难职工1163人次,发放救助款220.91万元。严格落实企业纾困解难政策,近两年累计缓减企业上缴工会经费7749万元,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868万元。二是倾情服务为职工群众架起“连心桥”。实施“惠工实事项目”,推出“情系职工 温暖钱塘”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系列活动,覆盖职工1.3万人。组织2200名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组织1800名一线职工免费健康体检,慰问5.1万名高温岗位劳动者。依托16个工业旅游点开展“文旅钱塘美丽行”活动,1-6月仅九阳工业旅游参观点,参访人数近1万人次,工厂店实现销售额250万元。三是数智赋能搭建凝心聚力“大舞台”。建成7个共享法庭(职工权益保护服务站),以“一屏一线一终端”实现网上立案、在线诉讼、调解指导、基层治理等功能,指导调解100余次,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开通免费法律援助和公益心理援助线上服务,举办劳动关系线上直播课11场,惠及职工2万人。瞄准技术工人“小切口”,联合多部门搭建“钱塘技工”数字场景,建立与“钱塘技工”积分匹配、多主体供给政策体系,发布技能提升、人才认定、惠工政策等15条激励措施。打造职工掌上“工人文化宫”,开发“钱塘文旅云”场景,试点开展企业工业游学、职工疗休养活动13场,访问量达6.5万人次。
(钱塘区总工会供稿)
浏览次数: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