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交流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7日
 余杭区总:对创建“三型”工会提出意见要求
 
  余杭区总工会最近下发文件,就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提出意见要求。
  在创建学习型工会方面。一要组织落实好上岗学习。要按照区总工会干部培训制度的要求,组织开展上岗培训活动,并督促镇局工会制订培训计划。二要组织落实好日常学习。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创争”活动、职工技能人才培育活动、专题研讨活动、工会干部“三力提升”大讲堂,同时开辟工会干部网上学习专栏,建立工会干部学习考核制度,组织工会干部撰写调研报告和学习体会。三要抓好选送学习工作。即选送若干工会干部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选送工会干部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工会干部“大讲堂”活动,选送若干工会干部及专职工会工作者到外地学习或到基层工会锻炼。
  在创建服务型工会方面。一要服务发展大局。要围绕中心,为经济科学发展建功立业;要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二要服务基层。要以创建“职工之家”为抓手,促进“小三级”工会自身建设;要加强工作指导力度,通过交流会、座谈会、研讨会、督查等方式,深入基层工会了解情况;要积极推进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推动阵地的拓展,进一步规范阵地的运作,为促进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三要服务职工。要根据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原则,扩大和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提高职工来信来访的处理效果;督促做好企业工会“三必访”、“四必谈”、“五帮扶”工作;探索建立机关职工会员医疗互助基金制度。
  在创建创新型工会方面。一要进行组织体制的创新。要继续推行企业兼职工会干部补助制;探索指导局系统工会工作的运作模式、流动人员源头入会机制和行业工会的正常运作模式。二要进行运行机制的创新。要推行会员代表视察监督制和会员入会仪式制,建立健全镇乡(街道)会员代表常任制度,健全完善企业工会作用发挥相关制度。三要进行活动方式的创新。要创新职工(会员)代表大会模式,创新企业制订规章制度的方式,创新职工文体活动的方式和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方式。
 (高祺方)   
 
萧山:职工先进操作法助推企业节能增效
 
  近年来,萧山区总工会积极鼓励企业职工创新创造,对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产生的重大技术成果,以首创者名字来命名先进操作法,既保护了职工的知识产权,更激发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让生产线上涌现出更多的“知识型工人”和“草根发明”。
  万向集团工会在多年开展的“师傅带徒弟”、“新员工督导师”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在职工中掀起了比学习、钻业务的热潮,形成了“人人亮绝活、个个创发明”的氛围。“方国平感应涂敷尼龙操作法”就是在这种的氛围中“诞生”的。该先进操作法经过多年的工艺实验,开始应用于企业生产,在企业几项重大项目的生产上发挥关键作用,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实现技术转让后,当年为公司实现盈利70万元。
  杭齿集团工会注重先进操作法的培育,定期组织成果评选,不久前又推出了2套新的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热处理厂技师林志进经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总结出了1套以他名字命名的离子氮化操作法,操作法分“清洁、保护、装炉、真空、升温、保温、降温”7个阶段,大大减少了以往零件因为硬度达不到而返修的情况。去年全厂采用“林志进离子氮化操作法”后,这道工序上的折废率一直保持为零。这项“离子氮化操作法”不仅在生产上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规范了整个车间职工的操作方法,特别是促进了年轻职工的培养。此外,以职工瞿华青名字命名的“箱内热套操作法”简化操作工序,提升产品质量,每年能为集团带来效益20多万元。
  华东钢业集团工会通过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职工们钟爱“草根发明”,在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催生了“手动控制风门操作法”。前不久,集团子公司“华东轻钢”彩涂二线成立了以设备科长王平为组长的攻关小组,师徒们主攻方向就是节能降耗。工夫不负有心人,“手动控制风门操作法”实施3个月来,效果明显:吨钢消耗天然气量从原来的平均13立方米左右下降到10立方米左右,能耗下降了23%。按现在天然气的市场价每立方米3.54元计算,如果每个月生产10000吨彩钢卷,就能够节约天然气近11万元。根据公司今年11万吨彩钢卷的生产目标,本年可以节约天然气费用支出近120万元。
 (韩宝庆)   
 
建德市总:推出五大措施推动工会各项工作
 
  建德市总工会根据上级工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推出五大措施,推动工会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是强素质,促进职工技能新提升。开展“建功‘十二五’、发展作贡献”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深入开展以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举办5~6个市级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深化技能竞赛的形式和内涵,着力打造一支适应企业发展的技术型职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强化职工培训工作。
  二是强维权,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深化劳动合同和工资协商,把创建的重点放在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职工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上;按照“八有两规范”要求,加强帮扶中心的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帮扶中心向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延伸,进一步发挥帮扶中心的作用。
  三是强组建,促进工会组织建设“双覆盖”。制订“二个普遍”2年实施方案,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加大工会组建力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作目标;夯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基础,发挥党建带工建的主导作用,工建服务党建的基础作用和党工共建互动作用。
  四是强保障,促进工会保障工作常态化。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意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制订工作计划,落实试点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深化创业就业援助行动,摸清企业用工情况,明确服务企业措施;搭建用工平台,组织用工企业与劳动者对接;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深化“强保障、促和谐”活动,规范两个重点,扩大覆盖面。
  五是强活力,促进工会机制体制创新。以创先争优增强工会活力,抓好《关于开展以“转型发展当先锋、创建和谐作贡献”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工会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大力推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动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李爱国)    
 
杭橡集团:员工医疗费最高补助比例达90%
 
  杭州橡胶(集团)公司《员工互助补充保险基金会制度》始建于2009年,基金会由公司行政拨款,由工会负责管理,企业员工自愿参加。基金会的宗旨是“基金互助、抵御风险、帮困解难、服务会员”。
  2009年建立基金会至今,杭橡集团共有62名员工得到补助,补助款总额112375.64元。员工得实惠就是最好的宣传和动员。2年来,企业员工互助补充保险基金会好评如潮,广大员工纷纷报名要求参加基金会。
  为进一步关爱员工,更好地发挥基金会的作用,今年年初,杭橡集团根据2年来基金会运行实施的情况,对《员工互助补充保险基金会制度》进行了修订,各项救助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强。新制度一出台,就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
  医疗补助申请门槛大幅降低。对已参加大病医疗社会保险的会员,在保险期内患病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药)费实际自负部分费用的补助申请标准从原来的3000元下降到1500元,分段补助比例提高至50%~80%。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员工的医疗负担。
  困难员工医疗补助力度再升级。对持有《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的困难员工和边缘困难员工,在保险期内患病,期间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药)费实际自负部分费用,其补助在原来的分段计算标准上再提高10%,达到60%~90%。切实减轻困难员工的医疗负担。
  突发意外致困救助范围扩大至员工直系亲属。对会员本人或其配偶、子女因突发意外造成生活困难的,视情况给予一次性3000元~10000元的特别救助。
  此外,修改后的基金会还对患重大疾病人员医药费自费部分给予适当的救助,以减轻患重大疾病员工的医疗负担。
 (杭橡工会)   
 
移动杭州分公司工会:组织开展“好师傅·好徒弟”争创活动
 
  为深化班组学习,进一步激发业务带头人的帮带热情和新进(新岗)员工的学习热情,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移动杭州分公司工会面向所有班组启动了“品质100”班组建设“好师傅·好徒弟”争创活动。
  活动要求,2011年1月1日以后新任岗位的员工和进公司的新员工结对率达到80%以上,一个师傅可以结对一个徒弟,也可以结对多个徒弟,甚至可以跨部门或跨班组结对。
  本次活动期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使徒弟尽快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业务能手;二是使师傅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徒弟创新思维带来的冲击,改进工作思路;三是跨部门之间的业务知识得到更直接地交流和传授。
  活动制订了4项评价标准:一是师傅热心于传、帮、带,活动期间,带教徒弟成效明显;二是师傅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艺,技术能力在市公司同岗位中处于领先水平;三是带教徒弟过程中,有创新的方式方法,并形成成果被市公司“红旗库”录用;四是师傅和徒弟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各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获奖。
  此项活动将于10月底开展网络展示和结果评定,最终将评选出十对“好师傅·好徒弟”。
 (移动工会)   
 
圣力电气公司工会:开展“名师出高徒”活动
 
  为切实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点燃职工学习热情,探索新岗位培训机制,使“创争”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杭州圣力电气有限公司工会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名师出高徒”技术帮带活动。
  “名师出高徒”是由企业工会组织企业技术骨干对职工进行技术帮带的培训活动。每批负责帮带的“师傅”将利用业余时间,每人招收2名~4名公司一线员工为“弟子”,通过每周两个学时的时间,进行零距离传授,课后还开通网络在线答疑,实时为职工答疑解惑,通过短学时、勤互动有效促进了职工自学积极性,缓解了工学矛盾。帮带活动以每半年为一个学期,期末对考试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培训结束后,课时提纲将被整理成PPT教材或编入题库,并交由工会及企管中心备案,以备后期培训之用。
  首批“名师出高徒”活动的“师傅”将由全国第二变电站统一设计总设计师、企业电气技术总工程师王云杰和技术副总李伟勇共同担纲。两位名师因地制宜,根据销售人员、电气技术人员的不同岗位特征,将课程设置为三部分:一是开展实践交流,组织职工到电气企业中进行参观、交流,学习同行先进的电气营销策略、技术手段等;二是结合“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由研发部加大对数字化电气设备的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嵌入到实用性岗位培训中,推进“名师出高徒”活动与时俱进;三是开展师生角色互换的课堂教学比赛,由老师出课题,布置学员分组在两周时间内准备好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比赛,考察职工电气知识完备程度,及时查漏补缺。
  为保证教学质量,公司工会还对“入门弟子”的资格进行了严格审核,6名职工顺利成为首批走进“名师出高徒”课堂学习的学员。公司工会主席张龙飞:“职工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我自己虽然负责报名的资格审核,但也没有办法为自己‘走后门’,只能等待下学期的培训机会了。”
  据悉,为了满足更多无法成为正式学员的职工的自我提升需求,两位老师还特地利用晚上的工休时间到职工的宿舍进行集中讲学,为职工旁听创造了条件,扩大了“名师出高徒”活动的参与面。
 (金  晨)   
编辑:乐华   浏览次数:2650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