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市儿童福利院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基层实践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1日
杭州市儿童福利院积极探索
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基层实践

  近年来,市儿童福利院始终按照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要求,以“进了院门,就是家人”的理念,坚持党政工团联动,以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全过程民主治院为抓手,以信息通达、心态通畅、工作通气、成长通顺的“双向畅通”实现职工成长和单位转型的“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单位荣获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一、弘扬三个精神,提升思想引领质效
  以院内“全国先进工作者”麻培均、“最美浙江人·最美工匠”陈敏为先进典型,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弘扬三个精神,培铸“添翼护童”的匠心情怀。一是筑牢使命,注重红色根脉传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院调研慰问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主题教育,创设青年职工宣讲团和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党史微宣讲十余次,把“红色根脉”注入家文化“红色基因”。二是提质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员工的能力提升和专业融合助推机构的创新转型,加速从儿童福利机构向覆盖面更广、服务领域更多元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华丽转身”。发挥员工多专业优势,构建“养育、教育、康复、医疗、社会工作”五位一体融合团队,将服务触角从院内孤儿延伸到院外困境儿童。主动实施社会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添翼计划”,先后为310余名社会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治疗服务,康复达标率和家长满意率均达到100%。三是孵化辐射,打造新服务枢纽。以麻培均劳模工作室和市级劳模工匠之家为基干,成立“添翼幸福学院”和“优育学堂”,开设困境儿童家长课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公益培训以及儿童福利行业交流研讨,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让儿童督导员、困境儿童家长以及省内外同行掌握科学养育方法,为基层赋能、为家庭增能、为儿童添翼。
  二、坚持单位、个人双向奔赴,稳定职工心理预期
  针对院职工心理压力重、心理疏导难的痛点,坚持党建引领、行政支持、工会关爱的职工减压纾困体制机制。一是精准摸清职工诉求。在单位钉钉平台上线“职工事E键报”微应用,实现职工婚、丧、病、困一键申报,同时还设置工会小组长、科室负责人代申报功能,确保及时知晓、介入及跟进。注重保护隐私,将知悉范围控制在工会委员、所在科室的工会小组长和科室负责人,让职工“放心说”。二是落实暖心帮扶关爱。根据部分一线护理员长期住在院内的情况,成立17个兴趣小组,组织亲子运动会、职工家庭日、户外拓展团建等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持续加大帮扶困难职工力度,将工会经费的近七成用于职工关爱帮扶,加强在职职工“五必访”慰问机制,做到“解困”及时,“保需”精准。
  三、注重线上、线下二维联动,构建民主管理闭环
  结合院内员工人数多、隶属关系多元的特点,坚持党建引领,抓好党支部、工会、服务外包企业“三方联动”工作机制,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实现全院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一是打破信息壁垒,增强职工参与感。构建“1+5”建家体系(即院本级职工之家+五个各具特色的科室职工小家),打造“24小时×365天×全体员工”的“不打烊”职工之家。在钉钉“儿福百科”中开设工会政策库,及时上传、更新最新政策。做强做优科室负责人、党小组长、工会小组长“勤务员”“知心人”作用,定期开展政策知识培训,确保职工遇事找得到、政策“一口清”。二是建立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建立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分管科室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联系部门党员,党员联系部门职工,职工加强与项目人员融合,每月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构建联系服务员工五级服务体系,形成全员全覆盖的“金字塔”型联系服务架构。三是强化民主参与。在钉钉平台开设开通“我的儿福有话说”微应用,常态化收集职工的意见建议,并按规定于10个工作日内回复。双月召开“儿福茶话会”,及时汇总职工意见建议为院党政和工会决策参考。每季度围绕职工关心的主要事项邀请职工与工会、有关科室负责人或经办人员面对面交流、解疑释惑,打破信息壁垒。
  四、强化专业、变革辩证施治,形成竞合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加强政治牵引、精神激励,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营造“单位实力靠主业、儿福未来看专业”的浓厚氛围。一是打造新人才高地。院工会积极为职工搭建赛马跑道,建立常态化年度技能比武机制,形成精进技术的良性竞争。发挥劳模工匠、专家人才的带动引领作用,依托麻培均劳模工作室,为每一名员工建立“师傅领跑、领导助跑、朋辈陪跑”的“三跑”成长体系,通过情景模拟、场景复盘,做好手把手带教指导,让人才“高峰”变为“高原”。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植入社会工作理念,分层分类打造党员“开放空间大讨论”、中层以上干部“周三WE夜话”、团员青年“啄木鸟读书小组”、全体职工“添翼讲堂”等实体化学习载体,深化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常态化机制。三是注重匠心滋养浸润。深度挖潜,因地制宜打造分布式、特色化“悦享”职工智慧书屋,打造机构流动式图书馆,鼓励职工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增进情怀、精于专业、提升能
  (发改农林工会供稿)
  浏览次数:927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