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劳模风采

发布时间:2004年05月10日

 


企业要为职工将来着想

——记杭州市劳模、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兆勤

    面对多项荣誉称号,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兆勤看得很淡。23岁从原八机部无锡农机制造学校中专毕业的王兆勤已经在杭齿工人、技术员、车间副主任、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等岗位上拼搏了36个年头。几十年来尤其是成为企业总经理以来,他始终把自己摆在“我是一名工人”的位置上,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带领职工群众把一个濒临亏损的企业,发展成为充满勃勃生机的现代企业,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崇高情怀。
一、临危受命,做大做强企业
    1996年杭齿濒临亏损,王兆勤经公开招聘临危受命,成为杭齿第一位公开招聘的总经理。王兆勤上任初期,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一度出现亏损。对此,王兆勤及时提出“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的战略目标,实行成本倒逼法,建立内部银行,压缩管理费用,加快资金周转;推行销售金额风险承包制,提高销售收入;引进“奥迪特”质量评审方法,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1997年至2001年,累计降低生产制造成本5012万元、降低应收账款1亿元,利润增长4.4倍。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4亿元到2003年的近8亿元,4年翻了一翻。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机械工业管理基础规范化企业、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进步至关重要。王兆勤上任伊始,全力斡旋调集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保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领先地位。在他的主持下,1996年公司建立了以传动装置研究和粉末冶金研究为核心的省级技术中心。
    在产品开发上,王兆勤主张自主开发与由外引进相结合。近年来,公司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特别是自主开发的风力发电机增速箱一投入市场,由于技术先进,这一产品的公司标准被列为国家标准;自主开发的V型船用齿轮箱在交叉传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内传动装置领域的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与一汽共同开发的重型车变速箱已发展到十几种变型产品,批量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开发研制的YD系列工程机械变速箱,为工程机械市场提供一种高技术含量、广泛配套范围的新型变速箱产品。
    在技术改造方面,王兆勤不惜重金投入。他认为技术改造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必经之途,是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年来,公司投入技术改造的资金达1.55亿元,扩建了工程机械变速箱车间,改造了重型车变速箱装配基地,新增了热处理生产线,引进了德国霍芙莱磨齿机、美国M&M齿轮测量仪、日本三菱加工中心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尖设备。经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得到迅速提高,船用齿轮箱的产量3年翻了一番,工程机械变速箱的产量2001年达到5800台、2002年达到10482台、2003年达到12488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公司相继被机械工业部认定为我国机械工业技术进步试点企业和机械工业工艺工作先进企业,主导产品“前进”牌船用齿轮箱被定为国家名牌产品。
二、依靠职工,保持企业健康发展
    王兆勤反复强调,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职工群众。他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认真落实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每年两次向职代会报告工作,虚心听取职工代表的审议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工作,努力探索厂务公开的新途径,按上级要求及时代表企业方与职工方签定集体合同,带头设立“总经理信箱”,广泛听取和征求广大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呼声,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多年来,党政工班子每年都要为职工办几件实事。去年,公司对集体宿舍楼进行了部分改造,为职工医院购置了X光机和生化仪,扩大了家属区绿化面积和健身场地,为退休职工活动室新购置了电视机、功放机,给全体职工发放午餐补贴等等。同时还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基数和比例,去年仅此项支出就达927万元,比上一年增加438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杭齿非常重视职工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文化素质。仅去年就举办各种岗位和职业技能培训班20余期,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次。由于王兆勤民主意识强,相信和依靠群众,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依靠职工群众的同时,王兆勤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职工素质的提高。他认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杭齿要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精通专业、熟悉业务的科技人员,要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水平高超的职工队伍。于是王兆勤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一是“以事业留人”,不断向科技人员提供新的科研和产品开发项目,公开招标,实行项目工程师负责制。二是“以待遇留人”,大幅度地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标准,优先购房,装修科技公寓楼,改善科技人员的居住条件;设立科技项目和攻关课题奖励,并让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开发成果的利益分配;技术工人的奖金不封顶,鼓励能者多劳多得。热处理分厂工程技术人员刘广明因贡献突出,王兆勤一次重奖他10万元。目前,在杭齿集团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职工素质。一是坚持每周班组政治学习制度,重点对职工进行国家有关企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二是在职工中开展“普法”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知识产权,增强职工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依法治厂创造条件。三是坚持“合格职工达标”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规范行为、鞭策后进。四是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和知识讲座,使科技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举行各工种技术比武和岗位培训,提高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选送各类专业人员进入大专、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再教育,还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办了硕士研究生班等等。1996年,杭齿被机械工业部评为“人才资源开发二十佳企业”和“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教育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进集体”。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职工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于1960年的杭齿,已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运行了几十年,机制老化,观念陈旧,冗员众多,负担繁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显得力不从心。王兆勤上任后与班子成员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清理公司小“三产”;在杭州和萧山两级政府的支持下,顺利实施了厂办子弟学校的剥离;将劳动服务公司整体转制为经营者相对控股、杭齿参股、职工出资入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对饮食服务公司、生活服务公司、运输公司、技工学校、职工医院5个非生产性部门实行承包经营,模拟剥离运作;对杭齿液压工具厂(原家属集体企业)实施了解体重组;把二、三线冗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划小核算单位,各分厂模拟法人运行;以“债转股”为契机,使杭齿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制为多法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明晰了产权,形成了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深化,使企业减轻了负担、规范了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王兆勤作为杭齿的一把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表现了一个企业家的良知、责任和意志,同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勤政廉洁、锐意进取的人格力量。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从不享受特殊待遇,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严以律己,作风正派,实行厂务公开,规定设备采购、建筑工程招标、人事调动等热点问题及时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他实事求是、刚正不阿,敢于承担责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平易近人,求真务实,关心职工思想和生活,积极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职工安居乐业和企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他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选择的是“当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王兆勤的行为为职工作出了表率,在干部和职工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乐  华  高海伟)

  浏览次数:1251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