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工会女职工组织五年工作成绩显著
-
发布时间:2004年04月27日
过去的五年,我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同级工会和上级女职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中心,突出维权,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积极投身于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推进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活动取得了新成绩
——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了女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及改革发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使广大女职工在实践中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开展“巾帼双文明示范岗”、“四能手”、“十佳外来妹”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励了广大女职工为杭州经济建设作贡献的热情,也展示了我市当代女职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全市参加“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活动”的女职工达299162人次,提合理化建议107903条,其中被采纳31480条,创经济效益15744.75万元。在全市的各类操作比赛中有53名女职工荣获杭州市技术能手和优秀选手称号,去年聘任的10名杭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中女职工占了20%。
——女职工素质工程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以实施“女职工素质工程教育”为抓手,以流动课堂为主要载体,引导广大女职工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帮助女职工加快知识技能的更新和储备,有效地提升了女职工的综合素质,推动了女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举办各类培训讲座2832期,播放各类教育光盘563场,参加培训和观看人数达15余万人次。市工会女职委向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赠送女性健康教育系列光盘近7000张,宣传册10万余册。由于成绩突出,杭州市工会女职委受到了全总的表彰。
——送技能、送岗位和姐妹帮扶等活动,增强了女职工抗风险能力。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充分发挥女职工组织的作用,坚持开展送技能、送岗位、爱心助学和姐妹帮扶等活动。通过举办电脑操作、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经纪人、城管员、推销员、服装裁剪等培训班,提高下岗失业女职工的再就业能力;通过职业介绍、结对帮困等多种途径,为下岗、失业和困难女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五年来,我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为转岗、失业女职工提供各类技能培训1913期,参加培训女职工达98625人次。近三年,市总工会拨款10万余元专门用于女职工培训,有2353名失业女工参加培训,经考核拿到《省职工技能等级证书》、《经纪人资格证书》等各类上岗证书人员有1938人。市总工会还拨款1.5万元,扶持景芳社区成立春风编织站,帮助爱好编织的失业女工实现再就业。各级女职委还与3700名困难单亲女职工结成帮扶对子,从物质上、精神上、生活上不断地给予帮助,增强她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杭州市工会女职委在全市评选表彰了“十佳再就业明星”和“十佳优秀家政服务员”。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共有1722个集体、7008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先进称号,其中杭州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杭州汽轮动力集团等8家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被评为全国和省级优秀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二)履行职能,把握重点,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取得了新进展
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认真把握维权重点,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努力加强女职工维权机制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女职工维权工作的新格局。五年来,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依法处理女职工来信、来访4617件,为女职工提供各类法律咨询12153人次。举办女职工保健知识讲座982期,听课人数达65132人次,增强了广大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切实加强立法参与和政策参与,逐步完善源头参与机制。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通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参与有关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起草、修改工作;通过人大、政协的女委员、女代表等,积极反映女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发挥好女职工“代言人”的作用。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依法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市工会女职委对全市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并对《女职工工作条例》、《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修改稿)》和杭州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提出了修改意见。积极参与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从制度上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主动参与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努力把女职工劳动保护和劳动权益等内容纳入集体合同的文本之中,至去年底,全市有4439家工会女职工组织参与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有4264家工会女职工组织把女职工劳动权益和劳动保护的有关内容纳入了集体合同的文本之中。江干区所属的钱江弹簧厂推出了全省首份女职工权益保障专项协议,余杭区工会女职委推出了区一级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协议的规范性文本,为完善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维权机制建设和全市非公企业如何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做了有益的尝试。
——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新途径。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狠抓制度建设,加大调研力度,对女性再就业、女性素质、女职工权益、生育保险、女性生理心理等问题和情况做了积极的调查研究,撰写了具有较高质量的调研文章。五年来,市工会女职委共收到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选送的调研文章305篇,对172篇优秀调研文章进行了表彰。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协助政府做好失业女职工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共为8376名失业女职工牵线搭桥实现再就业,处理女职工来信、来访4617件,为女职工提供各类法律咨询12153人次。市工会女职委在2002年成立了女职工权益保障研究会,有近70个工会女职工组织成为研究会团体会员,32名女干部成为研究会个人会员。
(三)立足根本,健全制度,工会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有了新加强
——拓领域、抓组建,推进了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的组建工作。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围绕工会工作中心,拓展工作领域,普遍将新建非公企业、改制企业、街道乡镇女职工组织的建设作为工会女职工组织的重点工作。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向市工会女职委反映,市工会女职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加快新经济组织工会女职委组建步伐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全市新经济组织工会女职委的组建力度。至去年底,全市已建工会女职工组织6511家,占应建数的98.2%,其中全市非公企业已建工会女职工组织4512家,占应建数的96.1%。
——以点带面、抓规范,促进了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乡镇街道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一些规范工作的示范点、联系点,以点带面,推进女职工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发展。市工会女职委下发《关于开展改制、新建企业工会女职委“达标创优”活动的通知》后,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掀起了高潮,推进了工会女职工组织力争成为组织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有序、维护到位的女职工之家这一目标。目前,全市已有3232家工会女职工组织达标,320家工会女职委被评为“达标创优”优胜女职委。
——重素质,抓培训,加强了女职工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女职工干部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建设,女职工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女职工干部的培养和推荐制度逐步完善,女职工干部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女职工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2003年全市手工编织大赛和编织产品展示会的成功举办,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工会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年来,共有25478名女职工干部参加了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举办的经济形势分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如何参政议政、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等培训班,通过培训,促进了各级工会女职工干部对认清形势、找准目标、探索女职工工作新路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