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爱珍在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用工制度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
-
发布时间:2004年04月27日
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用工制度改革既是客观形势的要求,也是各直属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完成了一次大的循环,企业大面积关、停、并、转、破的工作已告结束,20年来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清清楚楚摆在我们面前,抱残守缺、小打小闹、修修补补式的改革方式,到头来只能是死路一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竞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进行的,虽然不像是资本主义那样血淋淋、赤裸裸,但也对企业和经营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逐步完善,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市总工会本级事业单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潜在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并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事业的发展,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们工会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走改革之路。
我们如果无所作为,工会事业单位面临萎缩、停滞不前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要统一思想,转变思路,正确认识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用发展的思路看问题,推进改革。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历史定位、现状分析、外部环境认识等作出了深刻、精辟的论述。可以说,党中央如此深刻地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的国情、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地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建立在科学、务实的基础上的。我们必须形成共识,只有改革才能增强活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我们要自觉地加强学习,开阔视野。通过学习,及时地更新观念,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思想这把钥匙,开启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视角、新的工作方法,从而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市总直属各事业单位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认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工运事业是党和政府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充分认识知难而进,前景广阔,知难而退,有负使命的道理,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事业单位要发展,就必须走改革之路。当前企业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全国而言,任务很重;就杭州市来说,已到了后半阶段。我们工会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也必然要融入到改革中去,不能滞后。今年年初将推出用工制度改革,在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及时配套跟上。各单位除继续抓好日常工作外,要加强领导,把这两项改革作为首要任务,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建立事业单位现代企业化管理制度为目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坚持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并保证其顺利实施。
二、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推进发展
求真务实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扎实作风,一种党性要求。求真务实,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要崇尚诚信,真诚待人。不管是单位与单位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要讲诚信,形成一种诚信的文化氛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以诚待人,善待他人,才能取信于人,产生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在一个单位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经历不同,促使每个人的性格、志向、爱好等都有所不同。作为一个领导或领导班子,如何把这些不同的人团结起来形成合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一个人格的塑造问题。作为领导,更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善待人。我认为不论职位高低,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只有讲诚信,彼此间才容易沟通和理解。(2)要不断地学习。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面临的“真”和“实”是处在动态和变数中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辨别、认识新时期的“真”和“实”。(3)要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感,真抓实干。权利是责任,是付出,是压力。我们处在转型时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困难和问题会层出不穷,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战胜困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改革中去。只要我们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坚韧不拔,共挑重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我们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创新是融责任、勇气、方法、态度和精神于一 体的实践。概括地说,是既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既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的视角,推进工作有新的思路,解决问题有新的办法。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创新,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习惯性的做法,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业发展;二是人的发展。首先,改革要紧紧围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促进工会企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工会企事业发展既是形势任务的要求,又是全市广大职工的期望,更是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益所在。同时,要十分注重人的发展,通过改革,一要更加充分地调动、保护、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二要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人生需求,一是生存发展需求,二是社会价值需求。一个人既要为社会作贡献,又要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各事业单位班子成员工作都很辛苦,尤其是一把手我了解得更多点,你们尽心尽职,坚守岗位,但一直缺乏一个好的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奖励不能到位。目前已到了时不我待的时候,我们要下定决心,加大改革力度。两个方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我们要在结合上做好文章。
三、要优化方案,精心操作,保持稳定
加强管理是每个单位永恒的主题,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实现一个单位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要建立起一套比较科学、完整且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和自身单位实际的内部管理体系,以解决有章不依,无章可循的问题。拟定改革方案时,一要贯彻好有关的文件精神,二要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三要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要集中投入较多的精力,拟定好改革方案,使改革方案全面、周密、切实可行。
改革不仅是一个单位的大事,更是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要事。各单位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注意精心操作。规定程序该做的工作都必须到位。要学会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决不能轻视疏忽,或简单化或存在侥幸心理。要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事先考虑到,做到有备无患。
工会企事业的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我们在改革中要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职工可承受程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职工利益首先要依法维护,再是要有情操作。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也不允许采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那一套。党中央的亲民政策,更要求我们注重关心群众利益。再者,工会是职工群众的组织,维护职工利益是我们工会的基本职能,在改革中要有示范作用。因此,职工的利益要依法维护好,保持稳定。同时,也要正确地把握稳定与改革的关系。
希望各位领导能把对改革中的建议、要求及时地反馈上来,以便不断完善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