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全面深化改革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1日 来源:萧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 李金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是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形势任务下,萧山区工会组织要紧扣全面深化改革这条主线,围绕“三性”目标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用好职工愿望这张“晴雨表”,把握群众工作规律这个“生物钟”,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创新机制、履职尽责,积极有效地推进“三转三全”,更加密切地联系职工群众,切实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提升工会工作实效性,为推进“三生融合”,建设美丽萧山提供重要保障。
敢于担当 凝聚职工跟着党走
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内容新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定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会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打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更好团结、凝聚和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发挥好职工群众在建设美丽萧山中的主力军作用。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决策部署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营造“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浓厚氛围。要结合“五进五送”等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爱”杭州职工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群众性实践。
切实加强舆论引导。要充分利用好宣传栏、媒体、网络等各种有效载体,切实掌握工会舆论主动权,增强广大职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侵袭的能力,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正确看待新常态下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争做全面改革的支持者、社会和谐的促进者。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用职工看得见、学得上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鼓舞人,营造积极向上、力争上游、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围绕大局 推动职工建功立业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开展劳动竞赛是提高职工工作效率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要紧密结合萧山工作实际,围绕G20峰会大局,精心组织开展“五比五赛”立功竞赛活动:通过比质量、赛工程创优争一流,比安全、赛文明施工保安康,比高效、赛科学管理保工期,比创新、赛技术进步促发展,比作风、赛廉政工程促和谐,进一步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当好东道主,引导职工群众发挥好主力军、排头兵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拼搏精神,确保峰会场馆建设全面、高效、顺利完成。
有效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要广泛开展岗位成才、岗位建功、岗位练兵等活动,带动企业普遍开展技术攻关、提合理化建议、“五小五技”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培育职工创新意识,提升职工创业能力,激发职工创新潜能,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职工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主力军作用。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思想导向,进一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引领带动广大职工,在广大职工中形成学习劳模,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真正使“劳动促进发展、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改变生活”的理念成为广大职工特别是新生代职工的共同心声和普遍追求。
积极作为 引导职工促进改革
推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继续推行以“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重点以社会责任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推动我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提质扩面。
切实提升工资集体协商实效。认真落实《杭州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进一步规范程序,提高工资集体协商质效,集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同时,坚持向技能型人才倾斜,引导企业务实协商,激发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2015年,全区已签订单建工会工资集体协议2757份,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491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11份,覆盖职工646192人。
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加大职代会规范化建设的培训力度,指导企业开好职代会,推动企业管理“以人管人管事”向“以制度管人管事”和“有组织地反映诉求,有组织地解决问题”转型。今年以来,全区全面推广“职代会提案制”,覆盖126家规模以上企业,征集到的提案内容从以往较多关注个人生活待遇向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出谋划策转变,1660条相关提案建议被采纳,产生经济效益2200余万元。
全面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建设。建立健全联系基层工作点制度,加强对百强企业的工会组建、换届选举、职代会等制度进行全程指导,从源头上规范企业工会工作。同时,按照市总的标准和要求,结合萧山三年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职工之家”创建标准,促进企业基层工会正常开展活动,有效落实民主管理、厂务公开等日常工作。
突出实效 帮助职工提升素质
结合产业特点开展技能比武活动。产业要转型,职工技能是关键。要坚持把技能比武的重点放在帮助企业提高质量、节能降耗上,发动职工苦练内功、创新增效。在确保区级层面职工十项常规技能比武顺利开展的同时,重点推进镇街和企业层面比武常态化。
加强技能培训助力企业培育人才。要立足企业和职工需要,充分利用工会培训阵地和师资力量,深入开展“名师带徒”“技能大讲堂”“技师研修培训”等活动,广泛发动职工参加,尤其是要在增加培训人数、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质量、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实效上狠下功夫,促使广大职能技能本领符合就业创业的要求,为我区培训更多的技术精湛的现代化劳动大军。同时,整合工会教育培训优势资源,依托红山、衙前、临浦、河上等职工学校,采取独立办学、委托办班、送教入企等多种教学形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支撑。
奖励表彰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按市总要求出台高技能人才培训奖励政策,每年在全区不同区域、不同工种、不同行业中选树一批职业技能带头人,并为优秀职工发放工会每月100元的特别岗位津贴;要以评选表彰“金齿轮奖”“银齿轮奖”杰出职工、“工人先锋号”“优秀成果创新”、职工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评比等为载体,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努力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心系职工 维护职工权益保障
进一步推进基层职工服务中心建设。针对外地来萧务工人员多,大部分企业远离城镇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基层工会提供项目式、订单式服务,推广工会会员普惠服务。进一步探索服务平台和载体,在远离中心集镇的企业,开设小超市、小吃店、小浴室、理发店等项目,对企业职工较多的企业,协助设置ATM机,设立公交停靠站,想方设法满足基层职工需求,提升企业职工生产生活品质。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加强工人文化宫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好区职工艺术团和职工电影队,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要坚持动员职工、组织职工、服务职工和因地制宜、小型多样、简便灵活、就地节俭的原则,促使群众性职工文体活动成为每个基层工会的常态工作,提升职工群众参与度,开创萧山基层工会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的新局面。
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的质效。要积极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服务品牌,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反映职工利益诉求、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职业发展、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可信赖的“职工之家”。重点是要全面启动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协助企业做好季节性职工服务工作,如“春风行动”“高温慰问”“金秋助学”“平安返乡”等,努力满足广大职工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