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深化数智治理 统整多元队伍
以民主协商推进街道和谐劳动关系治理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5日
深化数智治理 统整多元队伍
以民主协商推进街道和谐劳动关系治理
拱墅区小河街道总工会

  截至去年底,拱墅区小河街道共有企业1200余家,经济增长根基厚实,劳动人事争议问题也愈发突显。近日,小河街道成为拱墅区全省率先试点推行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街道,在小河直街片区、远洋商务片区以及丝联166创意园区开展的“一街一园一区”治理成果已初显成效。
  一 、持续建好“共治”队伍
  面对辖区内部商务楼宇与历史文化街区并存的复杂状况,2018年,小河街道试点“城市眼·云共治”平台建设,以期打造智慧型城市治理全新样板。如今,经过多次迭代,基本形成了“前端动态感知+中端智能预警+末端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模式。以AI智能算法为支撑,由数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共同构成的信息网络,实现了对城市各部位的全面覆盖,并打造了一批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的应用场景。
以数字化为支撑构筑的“小河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关键便在于以科技手段实现各方协同。“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平台覆盖之下,以“城市眼”提高事件发现效率;AI识别在深层次研判各类问题的基础上,自动派单,充分调动小河共治队伍、社区网格、物业、商家等各方力量;而拥有的多种场景“小河网驿”则提供了丰富的硬件资源,让问题治理可以承接落地。当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劳动关系,发挥“小河共治”基层治理模式效能正当其时。以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督导员、小河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专员和小河共治队伍协调员三支队伍为支撑,多部门联动让小河街道在劳动关系治理上快人一步。其中综治大队主动承接楼宇和企业巡查、风险隐患报告、执法前置管理、应急稳控处置等方面任务,准入城管执法、市场监管、应急消防、劳动监察等8条线20项职责,实现110联动出警达到时间同比提前约5分钟,重复报警同比下降12%。而在街道力量之外,企业商户、劳动者也通过组建联盟的方式参与治理。半年前,小河街道成立商户联盟“共治和盟”,将商户引入街区治理。经过磨合,全市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商家联盟联合工会在小河直街成立。联合工会以多主体共治、多成果共享的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盘活街区资源,让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落地生根。街区联合工会在有效对接街道、队所执法力量的基础上,为街区党员、乡贤、商户、物业等多方力量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互帮互助的平台。
  二 、当好“三员”培育良好生态
  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还在于防微杜渐,持续构建良好的劳动生态环境。首先需从源头发力,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今年,小河街道组建远洋商务社区法律顾问团队,以线下宣讲+线上直播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法制宣传、法律咨询、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法律服务,实现营商环境的优化改善。开设有小河说法栏目,邀请专业律师团队进行普法说法。在劳动纠纷发生之时,专业律师的介入也能为纠纷的有效解决提供法律保障。为优化助企服务,街道通过建立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微信群的方式,对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此外,街道每月还会多次深入企业开展惠企志愿服务活动,在政策宣传、用工指导以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发挥作用。其次,当好劳动争议“调解员”。近些年,小河街道依托劳动矛盾调解中心劳动保障监察中队、“金龙根金牌调解室”以及“红茶议事厅”等平台,培养了一批老中青矛盾调解力量下沉网络,并建立起了包干制的纠纷化解队伍。在远洋商务社区,除了通过各类专项培训和员工兴趣社团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社区还打造了红茶议事厅、共享法庭、CGV红色影院等十大场景,为矛盾化解提供阵地。而在小河直街,以“三园一厅”四大平台为依托构建的常态化议事管理制度,将“蕉园”红茶议事、“酱园”“五味调和”、“合园”“和美共融”、“昆曲艺术厅”文化引领等四个方面协同一体,开辟了“矛盾化解”的新路径。最后,注重典型培树,当好和谐同行“引导员”。例如小河直街在联合工会的组织下,依托“昆曲会客厅”等优秀平台,开展文化惠民公益课堂,通过不定期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构建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氛围,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提供文化保障。
  三、 整合利用五类资源
  在创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小河街道将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资源、志愿者以及社区组织等五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共同作用于劳动关系治理。“五社联动”让街道和社会形成合力,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提供底层保障。社区层面,远洋商务社区在党委、综合服务中心和楼宇治理委员会“三套班子”之外,还建立了重点企业领导班子包干和企业联络员机制,通过常态化走访,解决企业问题需求。截止目前,已进一步走访企业350余家,解决企业问题18个,涵盖企业征信调整、人才引进、就医、入学、落户等。与此同时,远洋商务社区还拥有教育辅导服务团队、健康保障服务团队、法律维权服务团队、文化传播服务团队、暖企安商服务团队、金融助企团队以及社区导师团队等共计7支服务团队,共同构筑起社区治理运行的牢固防线。在“小河共治”的背景下,除了街道力量之外,社会层面的力量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小河直街充分发挥街区联合工会的作用,以“党工共建”的创新模式助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街区联合工会吸收大量商户以及从业人员,形成了以商户、职工为主体的自治队伍。在此基础上,组建日常管理、志愿巡防和矛盾调处三个小组,做到隐患问题和矛盾纠纷及时发现、上报和整改,真正实现了“街事街区议、矛盾不出街”。红茶议事会则是社会组织参与街道治理的集中体现,红茶议事会的原身是彩虹桥社会组织,后成为小河街道治理的重要平台。“红茶议事会就是三个一,一杯红茶,一群人,还有一套科学的议事模式。”近年来,红茶议事会作为基层民主协商平台,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落地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8月18日,远洋商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启用仪式上,红茶议事厅揭牌入驻。而在小河直街“三园一厅”格局中,红茶议事会作为协商共治的载体入驻“蕉园”,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实现了现代科技和民主协商的有机结合。“喝红茶、话家事、达共识、共推进”,红茶议事会让街区矛盾的解决更加方便快捷。
  未来,小河街道将以“一街一园一区”为样本,开展“3+N”模式,“云共治”队伍为“手脚”,红茶议事会为抓手,街区自治联盟为基础,通过“五社联动”,让“小河共治”的理念更深更实的融入街道发展治理之中,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并将其扩大覆盖范围,以点带面辐射到整个小河辖区,构建美好和谐的城市生活和健康活力的区域经济,为“迎亚运、助经济、聚共富”贡献小河力量。
  浏览次数:2111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