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工之声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9日
房产税不应误伤自住和改善型需求
 
  是否应该推出房产税问题,各界争论不休。从政策面看,4月中旬出台的新国十条要求: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近期,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根据该《意见》,今年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从地区情况来看,最早传闻是重庆拟征高档住房消费税,接着,又传闻上海将出台房地产税,近期又传湖南、湖北加入试点行列。特别是传闻上海、重庆已经报国务院审批。
  无论政策面的要求,还是地方的涌动,笔者认为,必须首先明确征收房产税的目的是什么?房产税主要是对住房保有环节的征税税种,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增加住房保有环节成本,达到抑制住房投资投机的目的,起到平抑和稳定房价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中国目前城市房价畸高不下状况看,征收房产税是完全必要的。人们常常询问美国为何鲜有炒房客,美国住房投机为何不严重。美国次贷危机并不是住房投资投机惹的祸,而是金融机构将住房贷款贷给了无任何偿付能力的家庭购房自住者。美国汲取了历史上屡次深刻教训,最终下决心对住房保有环节课以重税,大大增加了住房保有环节成本,投资投机客随之销声匿迹。美国从1997年到2007年住房价格涨幅很小,房产税功不可没。可以说,如果现在中国的房产税“隆重登场”,对住房投资投机将是致命一击,畸高房价将走到尽头。因此,房产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特别是抑制高房价的作用是巨大的。
  既然房产税的目的是抑制住房投机投资,遏制高房价,这就要求千万不要误伤自住需求,增加自住者的住房成本。根据中国城市情况,可以以两种标准来征收房产税:一是以住房面积来计算,比如:规定住房人均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开始征收房产税。二是以住房套数计征房产税,笔者认为应该以家庭为单位对三套以上(不包括三套)住房征收房产税。由于以上两个条件相对宽泛,因此,房产税税率不应过低而要实行高税率政策才能起到真正效果。据说,上海拟征收08%的房产税,如果按照交易价格计算,1000万住房每年缴纳8万保有税。这有点不痛不痒,效果将很有限。以笔者看,房产税最低不能低于1%,否则,没有效果。
  因此,可以说,房产税对于自住型住房需求,对于中小户型以及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普通市民不应该有任何影响。笔者相信,相关部门在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在避免误伤普通市民住房需求的问题上,有严谨的程序设计,为他们留有一扇被制度阳光温暖的窗户。也相信将会有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方案,比如:对于家庭(夫妻与未成年子女)起征点为每人70平米以上,而对于成年单身人士可以规定在100~120平方米以上为起征点。
  当然,有人担心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房产税推出后,在房价走高情况下,投资投机客可能将税收成本转嫁给购房者,而在房价走低情况下,房产税可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使得楼市很快进入低迷状态。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要市场公正透明、充分竞争,转嫁给购房者的房产税最终会导致房价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就会大大抑制需求,使得交易清淡,房价拐头。从中国刚性需求看,城市房价过度走低的可能性非常小。
  特别要警惕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征收房产税不是冲着高房价泡沫来的,不是为了抑制住房投资投机而来,而是冲着增加地方财力而来。这就不会顾及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就可能出台一刀切的房产税征收办法,这将大大误伤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这需要特别提醒和警惕。
(余丰慧)
 
调研要多看真实的一面
 
  前些时候,《人民日报》刊登温家宝总理《再回兴义忆耀邦》的文章,读后感人至深,其中有关调研的细节更是让人难以忘怀。1986年春节前后,刚调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温家宝,随同胡耀邦到贵州、云南、广西的一些贫困地区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耀邦同志要求随行的同志做些调查研究,“记住,不要和地方打招呼。”温总理在文章中说,“到中央办公厅工作之前,我就听说耀邦同志下乡时,经常临时改变行程,与群众直接交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用他常说的话就是‘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资料显示,2001年8月1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考察绍兴县情况时,安排了三个村,上午看了两个村,下午途中临时改变行程,结果走小路弯来弯去到了湖塘一个村,弄得前面开道警卫车也丢了。温总理的这一“临时动议”,目的是想尽可能地多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体现了党的干部求真的工作作风、关爱群众的博大胸怀。上述中央领导同志时时处处以亲民爱民为民之情,这为机关同志树立了榜样。
  调研多看真实的一面,就是要设法看到、听到机关里、会议上、汇报中不可能了解到的真实社情民意。调研中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全面不全面,清楚不清楚,真实不真实,这不仅关系着调研工作的质量,也关乎于工作作风的问题。如果只看“有准备”的,不去看看“没准备”的;只听“有准备”的,不去听听“没准备”,那么我们得到的信息和结论可能会以偏概全,重者甚至于会影响决策的失误。调研多看真实的一面,这个真实就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我们所看到真实情况往往是毫无掩饰,未经过任何的“包装”,是真实的本来面目,掌握的是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我们所听到的真实话语,这其中包括有点意见、有点牢骚、有点不同看法,甚至说些刺耳的话,只要是真话都可以说。群众敢于讲真话,才能掌握真实的思想,做工作才能有针对性。
  基层是求真的富矿,群众是务实的对象,也是干部得以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多到“没有准备的地方”搞调研,也是当前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法宝。多一些实实在在,情真意切的调研,少一些虚多实少的汇报,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负责,也是真正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只有从思想上改造自己,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白  云)
编辑:乐华   浏览次数:1663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