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锦社区工会开展千里江山图超轻粘土制作活动
-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6日
当春晚青衣高髻的舞者在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前翩翩起舞之时,那满屏让人神往的悠长古韵点燃了全场,这幅用舞姿描绘的也成为了大家心中对宋韵文化的最好诠释。从荧幕搬到现实,重现只此青绿的独特韵味,6月16日上午,四季青街道江锦社区工会联合杭州市上城区汉潮公益服务中心,组织职工用超轻粘土手作致敬千年宋韵经典,江锦版《只此青绿》再现南宋古都的城市CBD。
“《只此青绿》这部作品有很多写实,写意的线条,来表达《千里江山图》画风的呈现状态”活动一开始,汉潮公益的赵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只此青绿》作品的策划思路,同时让学员们观摩视频中的经典片段。在学员们仔细的观摩之后,手工老师为大家正式讲解青绿Q版人物的制作过程。
一开始,大家对于粘土和工具感到十分的陌生,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随着老师的分步讲解,逐渐的掌握了粘土的制作技巧。先捏一个圆作为人物的脑袋,然后捏一个椭圆形的身体……慢慢的,一个娃娃的身形已逐渐显现。随后就到了最难的服装制作的环节。“给娃娃做衣服是这节课里面最难的,我们刚从视频里看到我们的舞蹈家们都穿着宋代特色的广袖,在颜色方面用青绿色来展现气魄,给娃娃做好服装,必须要掌握混色的技巧,掌握颜色和比例,才能更好的呈现最终的结果……”。手工老师演示了一遍制作手法之后,向大家强调了几个做衣服的细节问题,看着稀稀老师的娃娃已经基本成形,职工们也兴致勃勃制作起来。
脑袋、发型、身体,服装,最后上妆,历经2小时,15款形态各异的青绿Q版人物就此诞生了。看着这些由自己亲手制作的青绿小人,大家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活动结束后,大家分享了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和感悟。本次活动不仅让职工学会了粘土制作的技巧,也让大家通过发髻、服饰的制作,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宋韵味道。
“《只此青绿》这部作品有很多写实,写意的线条,来表达《千里江山图》画风的呈现状态”活动一开始,汉潮公益的赵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只此青绿》作品的策划思路,同时让学员们观摩视频中的经典片段。在学员们仔细的观摩之后,手工老师为大家正式讲解青绿Q版人物的制作过程。
一开始,大家对于粘土和工具感到十分的陌生,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随着老师的分步讲解,逐渐的掌握了粘土的制作技巧。先捏一个圆作为人物的脑袋,然后捏一个椭圆形的身体……慢慢的,一个娃娃的身形已逐渐显现。随后就到了最难的服装制作的环节。“给娃娃做衣服是这节课里面最难的,我们刚从视频里看到我们的舞蹈家们都穿着宋代特色的广袖,在颜色方面用青绿色来展现气魄,给娃娃做好服装,必须要掌握混色的技巧,掌握颜色和比例,才能更好的呈现最终的结果……”。手工老师演示了一遍制作手法之后,向大家强调了几个做衣服的细节问题,看着稀稀老师的娃娃已经基本成形,职工们也兴致勃勃制作起来。
脑袋、发型、身体,服装,最后上妆,历经2小时,15款形态各异的青绿Q版人物就此诞生了。看着这些由自己亲手制作的青绿小人,大家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活动结束后,大家分享了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和感悟。本次活动不仅让职工学会了粘土制作的技巧,也让大家通过发髻、服饰的制作,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宋韵味道。
(蒋燕)
浏览次数: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