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全力守“沪”!中建安装苏杭公司鼎力支援上海最大方舱医院建设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4日







   并肩战“疫”,全力守“沪”。4月6日早上8点,中建安装苏杭公司在接到援建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通知后,立即发出倡议。一时间,杭州、苏州、连云港等地项目纷纷响应,迅速组织通风工、管道工,3个小时内,一支由15名管理人员、130余名工人组成的援建队伍,火速驰援方舱医院建设,在战“疫”大潮争当排头兵,凝聚起齐心战“疫”的磅礴伟力,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战“疫”故事。
克尽厥职,胸中藏着“定心石”
   “我是党员,我带头”,苏杭公司现场负责人王志永是整个项目团队的“定心石”。4月6日下午3点,苏杭公司首批管理人员抵达上海。彼时,上海疫情管控严格,劳务工人尚未及时到位。王志永深知抢工阶段人员配备的重要性,他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连续2个小时,打了40多个电话进行协调;晚上12点,70余名工人顺利抵达。王志永声音已经沙哑,却又争分夺秒地组织施工。
   由于现场工作面交叉,物料堆放空间小,为充分利用现场人力物力,王志永制定了分组分区、穿插施工的办法,最大程度提高施工效率。鏖战整夜,王志永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了,正要去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又忍不住停下脚步。“注意风管的衔接,务必确保气密性!”,站在正在组装的通风管道前,王志永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向工人们反复交代着,以党员本色托起党员分量,凭着这股拼劲儿,他带领项目团队发起冲刺,近百名工人星夜赶工,确保交付。
   主动请缨,勇担团队“大管家”
   “紧急求助,哪个项目有管道热熔器?请立刻跟我联系!”凌晨五点,苏杭公司陈国蓬的一条信息点亮了工作群“小红点”。排污管道采用易于连接形成完全封闭防渗系统的HDPE管,并采取热熔连接的方式,耐腐蚀、密封性好。但随着抵达现场的工人越来越多,热熔器配备却出现了问题。为此,陈国蓬多番协调,紧急从杭州调动20套热熔器,保障了现场施工进度。
   作为现场联络人,陈国蓬是团队的“大管家”,一封紧急调令,身在苏州的他紧急联系劳务资源,带上足量口罩、消毒水等防疫产品,购置棉被10余套,快马奔袭驰援上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建设。面对现场工期紧急、施工资源短缺、疫情防控种种问题,他一边务协调物资,一边做好工人核酸检测等工作……一天上百个电话、连轴转的疲惫,也让他练就了“金嗓子”和“铁脚板”。
   二度抗疫,到哪儿都是“战斗员”
   HDPE管热熔连接时需要准确掌握加热时间、控制加热温度,同时要注意控制好管件的角度和方向,避免造成返工。由于现场团队是临时组建,工人工种不同,技术交底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管道组组长闫啸身先士卒,扎根现场,指导工人工作,一刻也不松懈。现场工人实行12小时两班倒,闫啸却24小时、30小时连轴转。他跟工人们互相鼓劲,从凌晨到深夜,完成1000米管道敷设工作。由于部分主管施工位于道路两侧,叉口多,车辆及两边材料堆积严重,导致敷设工作不能正常进行。闫啸采取分段施工、见缝插针的方式,只要空出来作业面,立刻进行施工,连续30多个小时通宵达旦,闫啸的衣服已被汗水浸到湿透,眼里布满了血丝。
   对闫啸来说,来到上海援建,是他再次重返抗疫战线。只不过这一次,战场发生了转移。今年3月份,连云港发生了疫情,身在当地项目的闫啸第一时间参加志愿者队伍。一个月里,他数次化身抗疫“大白”,服务当地居民做好核酸检测。4月6月,一接到援建通知,闫啸便带着12名工人,从连云港奔赴上海,6个小时星夜驰援,闫啸迅速转变身份,从“志愿者大白”化身战疫建设者,“疫”线的勇敢担当诠释了一名预备党员的初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中流砥柱。在抗疫的路上,中建安装苏杭公司用铮铮誓言,点燃一个个生命之火;用滚烫初心,凝聚战“疫”强大合力。
(臧业扬)
  浏览次数:1255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