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一场以“疗”助“兴”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5日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浙江省总工会培育疗休养基地助力山区共同富裕(引题)

  一场以“疗”助“兴”的生动实践(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阮向民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是游客们心目中的网红度假地。”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桃源村党支部书记蔡建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入选首批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后,桃源村声名更加响亮。虽然疫情造成了一定影响,但2021年游客接待量仍有近50万人次,尤其是杭州、金华等地慕名前来疗休养的职工,比往年增加了一倍。

  近年来,浙江省总工会强化职工疗休养政策支撑,加大疗休养基地培育力度,鼓励引导基层工会组织职工赴山区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一场以“疗”助“兴”的生动实践渐入佳境。

  一个鲜明导向:做强山区疗休养特色产业

  近日,浙江省总工会下发《关于认定第二批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基地的通知》,50个基地分布在全省26个山区县。有关人士表示,这传递了一个鲜明导向: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山区26县疗休养特色产业,助力山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山区26县。去年7月,浙江省委召开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齐心协力,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让两者的转换通道更顺畅、转换手段更高效?依托山区26县生态底色、旅游特色、文化本色,打造一批文旅农相结合的特色产业链,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浙江省总将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助力乡村振兴、山区发展度融合,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完善职工疗休养政策体系,持续提升疗休养服务品质,深化推进疗休养基地建设,尤其是面向山区26县,精准施策、定向培育。

  去年4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职工疗休养交流协作暨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基地推介活动在杭州举行,江山大陈乡大陈村、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大漈村、淳安枫树岭镇下姜村等一批山区疗休养基地,生动展示了近年来培育、发展的变化和成果,引发广泛关注。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借助疗休养政策驱动、基地培育、品牌推介,“浙山浙水”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一条蝶变之路:养在深闺有人识

  在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村民们的脸上挂满了喜悦——2021年,来村游客突破了30万人次,这意味着小小的村子平均每天就有超过800人前来。而在几年前,这个悬崖边上的古村,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村庄的变化,离不开疗休养的有力推动。近年来,松阳县总工会通过优化疗休养线路、组织专业业务培训、开展全链条推介等多种手段,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迭代升级。四都乡已被认定为第二批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基地。

  沉浸在喜悦中的还有桃源村冬竹农庄经营者郑金良,去年七八月旺季时,农庄餐饮每天爆满,床位也早早被预订一空。“一年下来,农庄的利润保守计算超过了30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郑金良说,有省级疗休养基地加持,底气更足了,心气也更足了。

  在淳安,疗休养基地的品牌效应正不断扩散。下姜村是首批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之一,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整合周边源塘、汪村等绿色生态资源,衍生出“逐梦下姜”“抹茶庄园”“甜蜜研学”等旅游产品,特色村庄一一被纳入疗休养线路。去年底,淳安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石林运动休闲小镇也加入了省级疗休养基地行列。

  疗休养基地培育建设正快速形成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新格局。丽水市总工会“疗养云”网络服务平台集纳了500余家农家乐、民宿站点以及1000多条疗休养路线,通过对大数据分析,为职工疗休养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同时也引导着各疗休养基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在良性竞争中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一件民生实事:家门口铺就致富路

  告别四处打工的日子,95后小伙子何永富如今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何永富出生在松阳县农村,由于没什么技术,就业便多了几分难度。

  在疗休养的带动下,近年来松阳县民宿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厨师等用工岗位需求大增。当地工会组织开展了各类与民宿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何永富报名参加了烹饪班,厨艺突飞猛进,如今当上了一名专业厨师。“缴完社保,每月保底收入还有5500元,日子过得宽裕多了。”

  在松阳,与何永富一样受益于民宿行业发展、享受到工会服务的不在少数。他们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习得了一技之长,实现了从农民到职工的转变,收入也随之稳步提高。

  家门口也能铺就致富路。蔡建华表示,随着桃源村入选省级疗休养基地,民宿、农家乐带来的附加值被不断开发,笋干、茶叶等土特产的销售量水涨船高,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坦。眼下,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全村经营性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

  推动山区生态产业发展,实现山区生态农业致富,以“疗”助“兴”前景广阔。

 

编辑:邹毅   浏览次数:1079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