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三“放”产改有成效——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1日
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22日,是中国中车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项目、在杭创立的产业创新平台,是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和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组建。
公司服务并致力于浙江省轨道交通建设,积极培育产业链,协同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坚持“战略引领、价值创造、创新驱动”的经营理念,以全国综合型城轨基地为目标,确定了车辆新造、机电、维保加综合板块业务的“3+X”产业战略,现已形成车辆造修600辆/年的生产能力。2013年,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5年,顺利通过了IRIS认证,并获得了3A级企业信用等级证书;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杭州市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成功获得省级研发中心称号,并取得了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2018年,顺利通过TS22163体系换版认证。
目前公司员工400余人,近70%的员工分布在车辆新造、车辆维保、售后服务一线岗位,这对公司工会协同公司打造一支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党建引领,收聚最强向心力
杭州中车工会坚持配合公司党委做好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在一线工位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亮身份”,无党员工位设置党员指导员,鼓励产业工人爱岗敬业,奋发有为。鼓励年轻的产业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到2020年已有近20人提交入党申请书,适时增强产业工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各党支部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创建特色品牌,如“匠心4S”品牌等,通过系列品牌活动增强产业工人的凝聚力和团队战斗力。
工会与党支部联合开展基层活动,如开展“保生产、保质量、保安全、保目标”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产业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产业工人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信心与决心。
二、导师助力,放飞最美职业梦
公司成立初期,员工人数不足30人,依托浙江省内轨道交通产业蓬勃发展的优势环境,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目前人数已经超过400人。在企业发展中,公司始终坚持为新入职一线员工安排导师,实行师带徒、老带新,双方都能在实际工作操作过程中不断成长。2020年,公司新入职一线员工51人,带徒导师38人,带徒老师为2012-2019年入职的精英员工。
建立和完善导师制度,践行导师带路、在岗学习,让新员工在适应过程中有人可依、遇事有人可询,在踏上岗位的初期就能够得到正确的引领,明确和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树立学习和奋斗的职业目标,更有动力去打磨工作技巧、提升工作能力,让个人梦想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三、培训升级,放宽最优成长路径
杭州中车目前形成“集团、公司、部门、个人”四个维度的培训体系,既有面对所有产业工人的“大而全”、普适性较强的课程,也有针对工位不同工作内容、具有各个角度专业性、使用性强的培训,在过程中兼顾了员工个人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不断优化培训形式,赋能产业工人成长成才。
2020年10月,公司正式启动培训道场,按月开展针对一线产业工人的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一线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畅通一线产业工人的成长通道,改善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
与专业机构合作,在企业内部开展内训师选聘工作,组建了一支近40人的内训是队伍,鼓励员工成为能做、会说的新时代产业工人,能够在自身掌握相应技能的前提下,开展内部培训工作。
与本地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一线员工培养工作,如与萧山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长期合作,为一线输送大量优秀技能员工。2020年,公司成为浙江省交通技师学院的外部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拓宽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人才输送渠道,为促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提供人才保障。
四、比武过招,放大技能提升最佳效应
杭州中车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小微技能比武,在业余时间引导一线产业工人强化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实践操作水平。鼓励产业工人参与上级单位、地方等举办的技能比武,激励产业工人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动员和支持一线产业工人参与公司“微创新”质量攻关活动课题,在课题改进攻关过程中充分发挥产业工人技能力量和创新力量。
接下来,杭州中车将继续依托浙江轨道交通建设布局,紧抓中国城市化及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时代工人力量。
(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