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工会“1+2+3”深度融合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
2020年萧山区总工会以打造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深化党建引领,紧扣中心工作,以“战疫情、促发展、稳就业、维权益”为重点,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贯穿于全年工作,以“1+2+3”工作机制,落实“一书二员三平台”六项举措,在全区企业职工中营造浓厚的“双爱”活动氛围,动员全区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在疫情防控、复产达能进程中发挥工会组织的力量,勇担当、善作为,为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发挥积极作用。
“共同”约定,引领企业职工“互爱互信”
充分发挥工会思想引领作用,向社会发出“和谐音”,组织发动全区各级工会开展“双爱”共同约定行动,作为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工程创新抓手,依托集体协商工作机制平台,切实以职工基本权益为出发点,将“双爱”共同约定作为协商过程中重要议事内容,通过“线上+线下”多模式灵活实行特殊时期专项协商议题,大力倡导企业和职工间签订“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共同约定书,互相约定双方“双爱”权利义务纳入集体合同,助力企业职工发展“双赢”,截止目前要约企业达到1021家,“双爱”共同约定书签订率达到97%。同时依托工会平台、企业家平台,在企业从“复工复产”、“复产达能”的防控关键时期,由工会代表职工方,联合区工商联代表企业方,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进行宣传,广泛发布“同舟共济谋发展共克时艰创和谐”倡议到广大企业和职工群众中,正确引导履行社会责任,弘扬劳模、劳动、工匠精神等价值观,构建形成互爱、互信、互利、互赢的良好局面。
“多元”化解,维护企业职工“和谐稳定”
健全完善工会劳动关系维稳机制,从自身建设入手,强化“三性”,加强工会法律工作队伍建设,推进劳动关系现代化治理能力。发展工会劳动关系预警信息员,将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关口前移,为更好地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及时化解用工矛盾纠纷,在区域性工会首席维护员、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工会法律志愿者基础上,从各镇街(平台)工会干部、企业职工代表、党群服务中心、法律援助站等接待窗口人员吸纳244名工会劳动关系预警信息员队伍,进一步织密工会维权网络,形成织密劳动关系监测网络,并推行“互联网+预警监测”,以常态化、数字化形式建立监测员信息直报机制,畅通与区级工会渠道,以工会“大数据”形式,及时发现研判劳动关系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预防劳资纠纷事件,形成“企业工会实时报送、镇街(平台)工会每季研判、区工会定期分析”工会劳动关系分析研判机制。组建劳动争议协同调解员,规范与人力社保、法院等相关部门互动协作,优势互补建立由各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队伍,参与建立三方工作机制,建立“综合调解联动机制”,强化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与仲裁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庭前调解的联动,实现程序衔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提高调解效率效果,有利于依法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风险,并结合“智能化”工会法律一体机法律服务库,提供精准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推动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今年所前一企业因搬迁问题引发部分职工不满情绪,出现赔偿纠纷,通过协同部门进行调解,及时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最终为职工争取到赔偿金。2020年截止目前共受理来电来访235起,调处劳资纠纷31起,其中萧山杭州金峰电器有限公司职工因病去世纠纷的成功调解事件在《浙江工人日报》进行了刊登。
“精准”施策,助力企业职工“解困脱困”
积极发挥工会保障作用,突出精准服务,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稳岗压力大、职工就业困难问题,力求靶向施策,助力“六稳六保”工作。搭建余缺职工就业共享服务平台,利用区总工会—镇(街)、局(产业)工会—村(社区)工会—企业组成的“四级管理网络”,及时下发《关于开展深化工会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在企业、职工、工会中建立劳动力信息分享平台,及时掌握共享富余职工和需求企业“一手”信息,通过年龄、学历、工种等信息要素进行分析比对,由萧山工会进行以“月”为周期的信息发布,为企业富余就业人员进行岗位匹配,为企业单位招聘提供订单式、定向式地“牵线搭桥”信息,为社会待就业人员提供岗位咨询服务,实现企业、职工“双服务”,促进工会助力劳动力安置,提高职工就业稳定性。截止目前已提供了92个岗位506个用工人数需求清单,解决就业就岗322人次。实施失业困难家庭精准救助平台。进一步加大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力度,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职工家庭,制定困难失业职工家庭专项救助政策,对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因故失业实施专项帮扶救助,摸排共有153已就业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做好登记入册,做到每户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的就业情况包括在职企业和岗位信息“底子清”。档案实行风险定级,对帮扶档案进行信息分析,对就业在岗职工进行失业风险等级高、中、低分级,落实“一对一”帮扶联系人,对在就业困难职工进行不定时跟踪情况,发现一人救助一人,确保应助尽助,切实缓解失业困难职工家庭生活负担,健全完善了工会帮扶救助体系。延伸“心晴驿站”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深化推进职工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升级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构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心晴驿站”,开发心理健康下沉式服务,结合原有的工会“爱心驿家”服务阵地,增设“心晴驿站”服务点,在杭州湾信息港、育才东苑社区单独建立心理谈心室,让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力量“菜单式”配送基层。今年联合恒逸集团工会开展了“心晴工作,心晴生活”关爱职工系列宣讲活动,集中围绕职工在家庭、职场中的心理及情绪压力的自我疏导,对恒逸集团下属企业组织专题讲座5场,惠及职工580余人,广受职工好评,2020年截止目前已为镇街、企业工会送心理讲座15场,惠及职工1258人。并且选址政府、工会两大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区职工服务中心,设置“心晴e站”移动终端网点,提供免费“线上”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让智慧信息助力提高工会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的辐射覆盖面,打响工会服务新品牌。
(俞立)
浏览次数: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