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获省政府记集体三等功奖励
-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4日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深入推动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省政府近日印发文件,决定给予全省80个集体、199名个人获省政府记功奖励,其中,市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记集体三等功奖励。
长期以来,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创新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在推动全市肥药减量、农业土壤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和生态渔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为美丽杭州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以“五水共治”、农业水环境治理任务为目标,融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2015-2019年全市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89万亩(次),施用配方肥13.37万吨,推广商品有机肥92.66万吨,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36万亩次,实现化肥减量7.3万吨(实物量),与2014年相比减幅14.86%。
2、健全完善由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组成的三级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络体系,实施蔬菜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2015-2019年全市累计推广绿色防控面积370.6万亩、统防统治面积320.4万亩,建立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县4个,实现农药减量1246.0吨,与2014年相比减幅17.4%。
3、2016年以来,逐步建立形成了“以各镇街为责任主体、相关部门协调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折价回收、农资公司集中存放运输、专业环保单位归集销毁”的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机制,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先列。2016-2019年,我市共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2344.38吨,处置2195.99吨,回收率和处置率分别达109.73和124.46%。
4、逐步建立省级农田土壤污染监测点158个,市级生态农业土壤监测点、菜篮子土壤环境监测点、农田土壤污染综合监测点和茶园长期定位监测点共计173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指导做好省级农业“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县桐庐的治理工作,并结合土壤污染治理试验研究,形成了5套适用于全市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单项技术模式和2套集成技术模式;在全市建立7个省、市级示范点,示范推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镉低吸收作物、应用农艺措施和施用钝化剂或生理阻控剂等技术措施,实现耕地安全利用18.31万亩。
5、在省内率先开展“池塘内循环水槽式流水养殖模式与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推广建设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企业(场户)82家、配套建设标准养殖水槽350条,所在区域基本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同时,在全市8个区(县、市)布设渔业水质监测站点45个,分4个季度进行定期水质检测,为进一步了解、摸清和掌握全市渔业水域环境情况,分析评估渔业水域环境现状,提出渔业环境治理措施,从而推进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及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陈凡)
浏览次数: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