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富春三中心理辅导教师团队用“心”守护学生健康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4日

  2020的春节,注定会成为一段特殊而有意义的时间,或许在一位教师的整个教育生涯中也仅仅只能遇到一次。
  因为新冠疫情,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只能宅家。但是“宅家”并不等于“呆家”,富春三中的心理辅导老师们人在家,心却都在学生身上,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用自己一颗真诚关爱的心守护着学生心理健康,利用战“疫”时机推动学生思考、行动和成长。
  蹲守班级,默默共情,为家长孩子排忧解难
  2月12日,学生网课开始前一天,心理辅导站的六位专兼职教师(吴雅楠、张芬芬、缪群、蒋金晶、骆超群、孙红芳)各自“认领”了半个年级的班级(7个)作为自己守护的对象。大家一下子忙碌起来,加入班级微信群,跟家长们打招呼告诉自己的身份是学校心理老师,会一直在线,如有需要可以联系。一个多月以来,亲子矛盾频频发生,家长和学生都跟心理老师倾述自己的困难,寻求老师的帮助。
  除了线上开展辅导之外,她们还选择合适的微课、专家讲座等音频视频材料推荐给家长和学生参考,以更好预防亲子矛盾、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习情绪处理,建设健康心理。
  借机疫情,利用班会,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为了更好借助疫情,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更好成长,于是,心理老师积极开展线上调查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协助德育处合理安排主题班会课以更好教育学生。
  两次调查:疫情期间,心理辅导站的老师们随机抽取学生开展了两次“线上调查”,包括2月2日的“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应对状况调查”和3月6日开展的“亲子关系现状调查”。
  八节班会:心理老师帮助德育处制定了“新冠疫情期间主题班会课安排方案”,为班主任提供参考教案、课件,制作好相关参考的音视频资料,以拓展班主任备课过程中的思维,丰富备课内容。从内容看,我们期望学生从这次疫情中培养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提升自我素养,提高人际相处能力和生命韧性。值得点赞的是,我们学校的开学第一课(缪群老师的《“武汉”:所想,所感,所为,所长(成长)》)已经准备停当,而且教案已经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录用在3月份刊登。
  主动参与,积极承担,做一名踏实的志愿者
  缪群老师是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2011年开始,她一直在区心理咨询工作室做志愿者,至今已经近9年时间。从城西街到文教北路,每个月两天雷打不动的值班早已经成为缪老师的习惯和职责,“58837885”也早已经成为她职业的一部分。
  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几乎让整个社会都按了暂停键,但是却让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们变得很“活跃”。1月25日,大年初一,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沈书记在群里招募志愿者,要参加心理“抗疫”。在家陪父母孩子过年的缪群老师第一时间报了名,于是,从年初二开始缪老师就投入到工作状态。
  疫情当前,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一点事,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有利于市民的心理健康,那都是我们的责任和幸运。
  (吴丽萍)
  浏览次数:1165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