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郊监狱:战地“梅”花分外香
-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9日

“您好,您打些什么早餐?”低柔和气的询问,透过口罩后面憨厚的面容发出声来。她是贾文梅,监狱民警食堂一名普通职工。但没有人知道的是,今天的她又是特别不寻常的,就在这天清晨,她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她的母亲刚刚去世了。这时候的她,选择抑制极度悲痛的心情,坚守在窗口,为封闭备战执勤的全监346名民警职工提供就餐服务;没有人知道的是,这已经她连续奋战在后勤保障一线的第39天、封闭隔离在监狱的第32天。
临近除夕,有的家在外地的职工都回家过年了,民警食堂的人手越发吃紧,贾文梅决定放弃回安徽老家过个团圆年的机会,和留守在食堂的8位员工放弃休假,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民警职工做好后勤保障。大年初三,监狱进入战时全员全封闭管理阶段,食堂的服务保障任务变得十分艰巨,不仅每天就餐的人员陡增三倍,而且还要给封闭管理区、封闭备战区130多个战友及时提供一日三餐的打包、运送工作。而食堂的员工却仅仅只有13人。怎么办?
贾文梅和其他同事一起,每天披星戴月,顶着寒风,冒着冷雨,4点30分起床,5点准时到达食堂,发面、和面、擀皮……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操作,将手中的食材变成又松软可口的刀切、豆沙包、葱油饼、煎饺……确保战友们按时吃上品种丰盛、营养丰富的早点,精神抖擞地投入紧张忙碌的战斗;而贾文梅还要马不停蹄地洗菜、切菜、打饭、洗碗、搞卫生,同时承担起封闭管理区、封闭备战区的盒饭打包工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直到晚上6点30分以后,才能结束一天的辛苦劳作。
2月25日,她的哥哥打来电话,告诉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希望她能尽快赶回老家。在监狱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头,忠孝难两全的贾文梅,强忍悲伤,委托她的丈夫匆匆赶赴安徽处理母亲的身后事,自己则默默坚守在食堂的岗位上。
当笔者采访她的时候,贾文梅一边洗着菜,一边泪水止不住啪嗒啪嗒往下掉:“不是我不想回去送母亲最后一程,可是这里实在是走不开啊,我走了以后食堂的人手更加不够了。再说,参加葬礼的人又多,万一我传染上了病毒带到监狱,又传染给大家,就更不好了。我只希望这次疫情早点结束,好回家给我妈上上坟。”
望着贾文梅那憨厚的脸庞和晶莹的泪花,笔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她在此前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运动会上的感人事迹。那时候,积极报名参加拔河团体项目的她,每天都要和其他队员一起接受高强度的专业训练,尤其是大战前的一段时间,每天还要增加到滨江警校的夜训内容,回到单位都要将近晚上9点了。尽管腰酸背疼、一身疲惫,但她依然照常做好食堂的本职工作,从没有向组织请过一天的假。拔河比赛有限制体重的规则,每个队员都要经历赛前停碳脱水的痛苦过程,48小时内食少量碳水、24小时内食极少碳水,比赛当天再严格控制饮水,直至赛前称重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这种情况下,非专业运动员会出现浑身无力和不适的身体反应,但贾文梅硬是凭着吃苦耐劳的毅力和韧劲,闯过了重重考验,和队友们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和前一届卫冕冠军决战的三个回合,异常的艰苦和拉锯,其中有一个回合,双方整整僵持厮杀了五分钟,在场人头攒动的观众都已看得目瞪口呆、十分感动,那个瞬间的贾文梅,双手早已磨破,小腿肚不止一次抽筋,喉咙早已喊得嘶哑,硬是咬紧牙关,和队员们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获得南郊历史上第一块拔河团体冠军奖牌。
这一刻,笔者仿佛明白了,正是那份身为南郊人的厚重集体荣誉感,和独有的朴实情感,才让贾文梅有了这些感动人心的故事。
(冯洁)
浏览次数: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