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总“联动+纵横”激发经审效力
-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5日
在刚刚结束的省总工会经审办组织的全省工会经审干部培训班上,萧山区总工会经审会主任王织云作了题为《加黏度 拓广度 挖深度——“联动+纵横”做好经费审查工作》的经验交流,向全省各地市、县(市、区)级经审干部介绍萧山区总经审工作的先进做法。
近年来,萧山区总工会经审会不断创新审计理念,探索经审工作新方法,通过顶层设计,基层配合,摸索出一套在本地区经审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套方法打破了工会内部审计封闭运行、内部循环、自我监管的状况,通过工会自身和外部力量的有效融合,优化了审计资源配置,极大激发了萧山区总经审工作效率,构建起一个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萧山区总经审会将这套方法概括为“联动+纵横”工作方法,将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上层设计,横向部门联动齐发力
一是自觉将工会经审工作纳入区委大党建考核。萧山区总工会领导班子自觉接受经审组织监督,每月听取工作汇报,并主动牵头与区委考评办协商,将工会经审工作纳入区级机关单位大党建综合考核,用考核促工作。
二是主动与区纪委合作加强互通。在萧山区总工会的建议下,区纪委将区总制定的各类审计、财务制度编入纪委《部门制度汇编》等书目中。区总工会主动将区总年度预、决算和区总经审会工作报告、审计报告等抄送纪委,并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会财务纳入纪委检查范围,纪委将检查巡察中发现的有关工会的问题,全部以通报形式告知工会,实现双方在工会经费审查审计问题上的良好互动。
三是与财政和税务部门协力促经费收支收缴。将工会财务知识纳入到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中,定期普及工会财会知识,规范工会经费使用。协调区税务部门,从税务部门直接获取税务代征的工会经费详实数据,为经费计拨审查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合理借力,充实专业审计力量
专业审计人员紧缺是区县工会经审会存在的普遍问题,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能否有序开展和如何保证审计质量。为此,萧山区总两条腿走路,一是组建“特邀经审员”队伍,二是用好社会审计,保障了全区工会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萧山区总经审会聘请10名从事工会财务工作,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为区级特邀经审员,参与区总审计工作。参照区总做法,乡镇(街道)总工会经审组织也纷纷聘请特邀审计员,根据区总经审会要求按照片组进行互审,建立起以“经审会为核心,特邀审计员为依托,片组互审为基础”的经审组织网络。
同时,萧山区总通过委托招标方式,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工会审计。社会审计机构在萧山区总经审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为顺利实施审计,萧山区总经审会与社会审计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并对其进行工会审计业务培训。双方不断沟通磨合,促使审计结果既专业又能很好地反映工会经费使用情况。今年,萧山区总与杭州萧审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计划实施26个审计项目。
延伸审计,纵向深入有的放矢
按“离任必审”、“二年一轮审”要求,萧山区总对乡镇(街道)、开发区总工会和局(产业)工会的审计实现了全覆盖。萧山区总经审会根据自己审计反映出的问题,结合纪检等部门反馈的情况,发现镇街总工会、局(产业)工会的机关工会财务管理情况成了审计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对照机关建设必须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区总将镇街总工会、局(产业)工会的机关工会作为重点领域,实施延伸审计。
审计中,萧山区总经审会将“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津补贴发放、节日慰问、职工福利等方面的经费使用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关注制度执行和职工权益保障,起到了边审边督促,边审边整改,审计一个面,带动一大片的作用。
2018年,萧山区总经审会完成机关工会延伸审计项目15个,提出审计意见78条。2019年计划延伸审计18个乡镇(街道)总工会、局(产业)工会机关工会,进一步挖掘审计深度,促进工会经费更加科学合法使用。
(杨淑贻 陈水泉)
浏览次数: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