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工之声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2日
行动高于言诺
  言与行,是—个永恒的话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尚言重行的民族,而且从来把行动放在高于言诺的地位,所谓“听其言,观其行”,“言必信,行必果”,“论必作,作必成”,“出于其口,成于其手”是也。史太公把“立行”、“立言”与“立德”结合在一起,并称之为人生的“三不朽”,可见“言行”之于“德性”具有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王演《周易》、屈原赋《离骚》,靠的是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孙子修兵法,司马迁撰《史记》,也是在饱受困苦,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发奋而成。这些彪炳千古的名篇巨帙固然万古流芳,但比之更加光彩照人的,是蕴涵其中的无穷的人格力量,是重似“立言”千斤的“立行”、“立德”的力量。
  共产党人从来都把行动看得高于一切,认为“—个行动胜似一打纲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正确,不仅要看它的宣言,更要看它的行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毋宁说就是一郎“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奋斗史。无数共产党人甚至不曾留下只言片语,但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用终其一生的不懈努力,践约入党所宣誓言。他们看似语言的矮子,却是行动的巨人。共和国旗帜上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熟悉孔繁森事迹的人都知道,在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中,几乎找不到—句像样的豪言壮语;徐虎师傅除了维修箱上那—纸普通告示,也不曾发表堂皇的宣言,这是令记者落笔时非常为难的。他们不善面对记者,更不会编造花环往自己脖子上套。他们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他们认为应干的事情。他们不言,但人们对他们自有公论,自会把美好的赞扬和无限的尊敬奉献给他们。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得好不如做得实”之类的话,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人们的言行观。数十年来,优秀党员干部吴天祥就默默地记着这些话,除了外出开会或因病住院外,每天上班遇有群众来访总是热情接待。而那些来访群众所诉求的,多是一些他们就业和生活的事情,在有些人看来,这些对领导干部而言,都是一些“小事”,但吴天祥从来就没有因此而轻慢敷衍过。
  时下,社会上确有那么一种人,他们无实事求是之心,而有哗众取宠之意。他们信奉“做功”不如“唱功”的人生哲学,往往多有宣言,常见承诺,而少有行动。他们说的比做的多,甚至说而不做,不做而说。他们无意于埋头苦干,而是热衷于提口号,出经验,捞取个人政治资本。不仅如此,他们实际上是实干精神的蔑视者。他们笃信“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算的。”因而不仅自己不干,反而伺机搬弄是非,使实干者中箭落马而后快。此类人聚而成阵,则我们的事业堪忧,我们的国家堪忧。
  重行的内在动力是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和无限的责任感,也是对人类尊严和价值的行为证明。要实现人生价值,唯有行动;要赢得党和人民的信赖与尊敬,还是要靠行动。那些花言巧语、巧言令色,或可获益于—时,但终究不能获利于一世。
(马畅军)
市容管理应变堵为疏
  前段时间,60名在常州火车站广场一带谋生的“擦鞋匠”穿上鲜亮的桔红色马甲、佩戴工作证,在管理部门划定的6个便民擦鞋服务点内,心情放松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该市化堵为疏,首次尝试对擦鞋摊点实行有限开禁,这一“温情执法、和谐管理”的管理方式,让这些与公安、城管执法人员打了多年游击战的“擦鞋匠”终于转为“正规军”。
  这条名为《化堵为疏,站前擦鞋“游击队”编为“正规军”》的新闻看了让人很有感想。说实话,火车站人来人往,有些人下了火车到市内办事,是要保持衣帽整洁皮鞋锃亮的,站前擦鞋匠的存在无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城管执法者看来,他们违章占道、拉客宰客现象突出,既影响市容市貌,也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于是乎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驱逐。这种管理手段看似彻底,其实很难见效。哪里有市场,哪里就必定有交易,这是一条铁的规律,对此,我们最科学最合理的解决措施就是变堵为疏,加以引导,使之规范有序。
  擦鞋匠一类的人群,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正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就业门路,他们才不避风雨在街头为路人擦鞋,为了赚取几个油盐的钱,他们与城管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长期以来,我们在城市管理当中,对于一些外来人口在城里所从事的活动,我们运用得最多的是堵,是禁,诸如街头小摊小贩,派送报纸广告,车站前的拉客现象等等,我们惯用的是斩尽杀绝的手段,总认为这种办法具有威慑力,见效快。殊不知,强硬的执法只会堵塞了他们的生路,招致他们的强烈反抗,导致一些商贩的过激行为,从而使事情扩大化,反而更不利于长效管理。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一个热门的词,那就是民生。城市是大家的城市,不是城市里人的城市,更不单是有钱人的城市,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城市里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分一杯羹。怎样让那些离乡背土的人在城市安身下去,这是一件考验城市管理者智慧的大事。城市管理者只有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多从被管理对象的切身利益出发,多为他们的生存想办法出主意,这样才能真正拿出既符合弱势群体生存之需,又可以保证城市文明发展的良策。
(周二中)
  浏览次数:1400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