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
-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3日

为了开发一处荒山种茶,徐遂(右)一天两次徒步上山(资料照片)。
徐遂,一位在“百千万”蹲点调研工作中相识的普通乡镇干部,我们初识在今年3月。第一次随调研工作组进驻鸠坑乡,迎接我们的既有乡里的同志也有驻村的干部,在与金塔村两委班子开会时,小徐几乎成了金塔代言人,一遍一遍帮我们把金塔村干部浓浓的当地口音翻译过来,后来,索性直接由他来介绍金塔村的各种情况,那时看他对金塔村村情了如指掌,我想当然地以为他是驻村干部。在调研组走村入户,访问到村里一位退休老教师的时候,大家亲切地称他“徐部长”,才发现原来面前这个低调憨厚的年轻人还是乡里的人武部长哩。
一周调研共事时间,原本除了工作很少说话的小徐,也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告诉我他就是从鸠坑走出来的山里孩子,现在在淳安县里安了家,有个8岁大的可爱儿子,回乡工作后,离家较远,一周只能回去一次。还不忘告诉我这是鸠坑乡干部的常态。5月,调研组第二次去到鸠坑乡,小徐早早微信我他在县里有公务,不在乡政府。没想到,这一次对话竟成了永别。他意外离世的消息传来,我思绪凌乱,不敢相信。一条鲜活而年轻的生命,在耕耘与展望之时戛然而止,36载春秋突然定格,将一切悲喜深深沉入湖底,令人扼腕叹息,韶华不为少年留……
有人说:要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的确,我们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当我睁开双眼,依然看见第一缕晨曦,是庆幸?还是倍感生命之重?
浮生短暂,如何度过,才算没有辜负美好的时光?这是历史留给人类的永恒命题,一代代人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风骨,也有望尘而拜的奴颜婢膝,有沛乎塞苍冥的浩然之气,也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果敢勇决。
寄情于物的王安石,希望表达自己刚强耿介的个性,以及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对这位希望通过推行维新变法,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名相来说,人生从来不是金玉富贵、功名利禄可以度量的,达则兼济天下,造福苍生,才是毕生追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人总是在眼看着失去的时候,才去思考得到了什么。得与失,成与败,看似是一道道简单的选择题,事实上,它是价值观的抉择,更是未来人生的定格。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这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也是寻常我辈心向往之的境界。随着阅历的增长,识人的标准,于我而言只剩一条:真实。
时间造就了逐渐独立的人格,无须依附,更不必低眉折腰。倘若在成人的世界里还能保有一份天真,哪怕是别人眼中的二,自我嘲讽的傻,于我却都是惺惺相惜的真。身边数年积淀下来的朋友,在成长中积攒的友谊,亦如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真性情的真朋友,友谊的橄榄枝也都抛向了真实到可爱的人。
风过千山,树影婆娑。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纵使只有一瞬的停留,也不妨从容笑傲,且听风吟……(市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 楼萍波)
浏览次数: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