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工之声

发布时间:2005年06月16日

从重奖技术工人说起
杨立勇

    最近,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车工决赛在武钢举行,近百名能工巧匠在这里施展技艺,一决高低。前五名获得金奖的工人奖励2万元,并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为重奖技术工人的举动喝彩的同时,不禁让人联想到了专家型技术工人李斌被上海师范大学聘为教授,名字被正式列入上海大学的教授名单;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青岛港桥吊工人许振超,成长为世界航运瞩目的桥吊专家,成为全国宣传学习的榜样。今天,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优秀的品格,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可喜的是我们也看到社会对技术和技术工人的认可与重视也在日益提高,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风气也在逐步形成。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有些部门、地方的宣传重视人才同时,忽略了技术工人的宣传,忽视了技术工人创造价值的重要作用。社会上普遍的认识似乎只有学者、专家、博士、教授、工程师、厂长、经理才是人才,而大量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总是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其实,技术工人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发展离不开经营决策者、管理科研人员、技术工人,这三支队伍构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技术工人的价值通过具体劳动中的知识性、创造性和体力性得以实现。在工业设备日益智能化的今天,技术工人由于常年在生产一线,对设备、技术工艺是第一接触者,因此,技术劳动的作用也更加突出,成为企业革新技术、完善工艺、更新产品的主力军。
    一个企业的整体水平如何,看看她所拥有的技术工人的素质就不难做出判断。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队伍,创建学习型企业、造就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像李斌、许振超这样的当代工人的杰出代表更加需要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更需要社会和企业为技术工人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只有真正贯彻中央“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的精神,才能涌现出更多的技术工人精英,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综合国力的提高才有根本保证。


读学生择业理想有感
静  波

    在《人民日报》举办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讨论”中,金华市一位中学生老师讲了她的一次亲身感受。这位老师在给学生们上德育课时,看见窗外有一个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于是这位老师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看看窗外那位清洁工,然后仔细想想,长大后愿意做清洁工的请举手!”结果,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全班36位学生,没有一个举手。当问为什么时,一位学生回答:“老师,我感觉他很可怜。你看,人家都坐在大公司里上班,而他却要干这样的事情。”学生择业理想发生偏差,决非偶然。笔者手头有一份资料,兰溪市延安路小学“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课题组,就“家长对子女的职业期望”和“学生的职业理想”等问题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对1509名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中,仅有6.7%的家长希望子女今后成为工人、农民和个体工商户;学生中希望自己今后成为上述三种职业的仅占2.8%,这是一个既有代表性,又使人振聋发聩的数字。
    从孩子的择业理想不难看出现在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社会上出现青年人不愿当工人,当了工人不愿学技术的现象,企业里一度出现“技工荒”等等。这当然有诸多复杂的背景和原因。从人们对自己的阅历看,经历过“文革”的人,特别是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常常长吁短叹,于是就以一种非凡与畸形的渴望愿自己的宝贝儿女考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进而在黑色的仲夏夜“针刺股,头悬梁”,努力拼搏,一举夺得高分,跨入大学,以了却自己无缘进大学的夙愿。从社会的“唯学历论”看,在现实生活中,选拔干部“四化”原则的“知识化”,被有些人简单地理解成“学历化”;如果你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那么评职称时就没有资格审报“高级”;去人才市场应聘,当然也是学历越高越抢手。这既是一种偏激,更是一种误导,正是因为太过于重视学历,才使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观愈演愈烈。
    “学生的择业观”,之所以有这些极端,原因恐怕是过分看重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或者是那场灾难遗留下的一种后遗症。对于“学历=人才”的问题,法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认为,大学生并不是人才,读了大学,不过是接受了第一教育,走上社会,还要接受“第二教育”就得经受社会大熔炉的“锻造”和“锤炼”,最终结果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回过头再想想一大批学生不愿做工人,当农民的调查结果,我们也有必要作一些理性的思考:当前正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是否应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劳动观念、价值观念和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方面的教育呢。

  浏览次数:1367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