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劳模风采

发布时间:2004年07月23日


 

一个学者型的企业家

——记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益民

卢 曙 火

    红五月,是劳动者欢度节日之月。200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传出阵阵欢乐的锣鼓声。公司员工在东大门欢送新评上杭州市劳动模范的总经理孙益民参加杭州市劳模表彰大会。
    “劳动模范”,是一个令劳动者敬仰的荣誉。在这个荣誉的背后,是与公司一起走过的一个曲折历程;是无数个为企业发展殚精竭虑的日日夜夜;是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反复讨论分析后的决策;是企业取得的一连串直线上升的骄人的业绩……
    铿锵激越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欢呼声,在春末夏初的天空中激荡,也激荡着每个人的心……

心系企业共荣辱

  作为企业总经理,孙益民时刻牵挂着企业的一呼一吸。
    2004年4月5日的《中国机床工具报》刊登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公布的2003年度“四项十佳企业”名单,杭机集团荣膺“双十佳”:产品销售收入十佳企业和精心创品牌十佳企业。获得这一喜讯,公司领导和员工们无不欢欣鼓舞。2003年是杭机集团值得大书一笔的年份,这一年企业取得了多项突破:一是销售收入突破了5亿元;二是企业总资产突破了5亿元;三是利税总额突破了5千万元,平磨销售总量稳居全国第一位,一举进入中国机床行业前十强。这一年,企业获得了多项荣誉: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机械行业竞争力之星;数控龙门磨系列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杭州牌平磨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企业被授予浙江省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优秀企业称号以及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
    在这缭眼的荣誉面前,孙益民虽然感到快慰,但他并没有满足,更多的是看到企业的不足。他在2004年初召开的工作会议上,系统地例举了企业存在的几大问题,提出了需采取的改进措施……在这缭眼的荣誉面前,也使他想起企业走过的艰难岁月。1998年时,企业亏损175万元,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专家考察企业后得出的经营诊断,认为企业已患有五大病症……就像“泰坦尼克”号,快要下沉了。企业常为职工的工资发愁。此时,外资企业以高薪相聘,邀请孙益民去外资公司工作。走还是留?他大学毕业后,就在这家企业担任技术员、车间主任、经营部经理、副总经理……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由于他的学识和能力,希望他前去工作的单位很多。他受中国机械部和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委派,任驻日本代表期间,曾有多家外国公司以优越的条件欲聘用他,但他都一一予以婉言谢绝。他感到他的根在杭机,他的事业在杭机。公司为扭亏脱困,新任的董事长真诚地希望他留在企业一起打好扭亏脱困仗。孙益民铁下心来,决心与企业荣辱与共。他被新领导班子聘为总经理,与新领导班子一起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企业终于实现了扭亏脱困,经整体改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多年勤学成学者

    孙益民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他大学时代学的机械设计,又在企业经过多年实践,已对机械制造的设计、工艺了如指掌。参加工作后,他边干边学,不仅精通英语,而且精通日语。改制前,日本长赖铁工所所长长濑登先生访问企业,在杭州邵逸夫体育馆召开的全体职工大会上,长濑登所长即兴讲演,就由孙益民现场一句句翻译。大家为他优秀的日语水平所折服。2004年3月1日,著名的国际斯莱福临集团总裁鲁茨一行来杭机集团考察洽谈合作事宜。斯莱福临集团是由德国、瑞士几家著名磨床制造厂联合组建的跨国集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斯莱福临看好中国市场,有意在中国独资或合资建厂。杭机集团在产品开发方面卓著的成绩引起他们的关注,欲与杭机集团成为合作伙伴。孙益民总经理流利地用英语与鲁茨总裁交谈,向他介绍了集团公司近年来公司改革发展、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情况,并陪同前往诸暨参观铸造基地。孙益民敏捷的思路以及高水平的英语表达能力,博得了鲁茨的高度评价。
    孙益民也十分熟悉国际机床发展趋势。在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任中国机械部和中国进出口公司常驻日本代表期间积极推动我国机电产品对日本出口,推进企业对外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通过孙益民的联系,杭机集团向日本派遣了多批研修生,研修铸造、机械设计、油漆等技术。多年的驻日代表生涯,使他尽悉国际机床发展潮流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从日本回国后,吸收日本企业装配作业模式,结合企业实际,编制了《HZ-64系列产品复装作业指导书》,改革企业原有的产品装配工艺,使产品装配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孙益民虽然已获得研究生学历,但他仍挤时间参加清华大学职业经理培训班,掌握了当代先进的管理理论。他常常亲自起草工作报告。他撰写的工作报告,不仅有许多前沿的管理理论,而且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切中要害,一针见血。他撰写的管理论文,如《海峡两岸机床比较》、《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以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创新促发展,发展再创新》等,已先后在《中国机电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者》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孙益民认为,管理者的最大效益在于科学决策。杭机集团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无不凝聚着管理者正确决策带来的“多米诺”效应。
    为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孙益民与公司董事长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经多次研究,提出了“抓好四大结构调整,实施快速安全持续发展战略”。
    一是产品结构调整。孙益民提出“立足于机床,不局限于磨床”的企业定位和产品开发“精密数控,成型高效,大型专用,成套成线”16字方针,并明确重点开发的四类产品:高精度平磨、强力缓进给磨床、大型平磨和双端面磨床。同时将开发数控高技术含量机床作为技术工作重中之重。2003年开发新产品33种,有6台机床参加了北京第八届国际机床展览会。有多项国内独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二是生产组织方式调整。以建立敏捷快速的柔性生产制造系统为宗旨,按“精益”生产模式,调整产品加工工艺流程,降低成本,将各个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产品、技术、管理特色显明的生产单位。
    三是产权结构调整。根据人财物基本因素,在集团公司总体改制后,进一步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对通用机床公司、涂装公司等进行分体改制。分体改制单位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前集团公司已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17家,其中有5个超过1000万元的子公司。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已形成科工贸一体化的大集团构架。科: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等四家单位联合兴建的中国科学院杭州科技园,已建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制订入园孵化标准和毕业标准,将为杭州市建设“两港”、推动高新技术普及推广作出贡献。工:正在建成以平面磨床为代表的多种机床齐头并进、成套成线开发的先进的制造业基地。贸:以凤起机电有限公司为依托,进入机电商品流通领域。公司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推进资本经营。2003年集团公司先后购并杭州工具总厂;进军东北老工业基地,控股长春一机,组建杭州机床集团长春一机有限公司,使集团公司的机床制造能力迅速扩大。
    企业快速发展的许多生动事例雄辩地说明,决策正确是最大的效益!

刻把员工冷暖装在心头

    一个企业的员工普遍有成就感之时,企业本身肯定是无比成功和辉煌的。因此应努力为员工的成功搭建舞台。每逢有创建业绩和学习提高的机会,孙益民都会积极为员工创造条件。有一位进公司不久、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提出开发一种数控球面磨的设想,这种机床公司历史上从未开发过,且在国内属首创。孙益民得知后,十分赞赏,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最终使该产品开发成功。在第八届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获得了好评,后又获得国家专利。
    在企业的扭亏脱困阶段,企业能否走出困境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公司定期召开厂情通报会,由孙益民向员工报告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情况,并在大会上与员工直接对话,解答员工提出的各种问题,听取员工对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工作对凝聚民意、集中员工智慧、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益民时刻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心上。在相关场合多次强调,经营者要时刻想到员工的利益,努力做到三条:一要让员工有一个稳定的岗位;二要使员工的收入逐年提高;三是要使员工在企业的投资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回报。杭机集团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员工收入和待遇也不断获得改善。
    一个企业,得人才而兴,失人才而衰。孙益民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要建设好“留人工程”,要用“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企业建立了技术带头人、工种带头人制度,给技术工种带头人发岗位津贴。取得重大成果还能获得项目成果奖。企业每年对技术带头人进行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对考评前几名的给予重奖。对企业核心层骨干,给予购房贴息奖励措施等。采取了这一系列措施后,使企业的科技人员和业务骨干保持了相对稳定。
    一个企业家,一个领导,要团结率领一支队伍迎战市场经济风浪,除了他的能力水平外,重要的一条是他的人格魅力。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孙益民提出了“水之五训”与大家共勉:“要像水那样清纯,襟怀坦白,忠于企业;要像水那样涤浊,修正自己与别人的工作错误;要像水那样容纳,严于律己宽以得人;要像水那样善变,善于在市场经济中以变应变;要像水那样自激,不论遭到多大的艰难险阻,都有滴水穿石、直奔大海那样的毅力和韧性……”孙益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杭机集团在取得多项骄人业绩后,目前又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建设学习型组织,打造百年企业,跻身国际知名机床企业第一方阵,争取在现有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三年再翻一番……

  浏览次数:1660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