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索
-
发布时间:2004年06月21日
基层银行开展劳动竞赛之我见
孙 海 清
人民银行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后,对劳动竞赛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如何适合中央银行特点的劳动竞赛的内容、形式、方法,搞好劳动竞赛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基层银行开展劳动竞赛的现状
随着人民银行体制改革和职能的转变,工会开展适合基层人民银行特点的劳动竞赛的活动也逐步在萎缩,能够开展全行性技能竞赛的项目,也许只有计算机的操作比赛了。其他的劳动业务技能,由于业务分工较细,参与人员少,比赛规则和标准难定,已实在难以为继了。分析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客观因素。
1、新鲜血液补充少,年龄结构逐步老化。我支行最后一名金融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是1991年8月分配补充支行业务一线的,以后就再也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支行工作。12年中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作为一个基层单位最具活力的年轻人,已出现了断档。加之人员流动少,目前我支行40名在职员工中,35岁以下的青年只有5名,占全行员工的12.5%,35至45岁的员工24名,占全行员工的60%,45岁以上的11人,占全行员工的27.5%,全行员工的平均年龄在41.6岁。从基层支行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偏于老化。
2、业务一线人员偏少。我支行目前在职的40名员工中,行政领导(含退二线人员)6人,占全行的15%;行政后勤人员9人,占22.5%;外管业务人员3人,占7.5%;信贷与统计业务人员4人,占10%金融监管人员9人,占22.5%;国库、会计业务人员9人,占22.5%。实际从事金融各项业务的人员是25人,占全行员工的62.5%,相对来说,业务人员是偏少的。这对开展非共性项目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业务分得过细,岗位相互制约,劳动竞赛较难开展。人民银行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后,逐步向行政管理、监督职能过度,自身的金融业务,也因为岗位分得过细,相互之间又增加了制约机制。又要考虑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因素,基层工会已经无力组织开展各项业务技能的竞赛活动。主要源于基层工会干部多是兼职的,即使懂金融业务,多数也是单一业务的,缺乏多才多艺和业务复合型人才,很难来组织适合基层银行员工参加的竞赛活动。即使组织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也因参与率低,难以真正促进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
4、基层银行工会只能组织具有共性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脑操作已成为公务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之一,同时在工作上也要求45岁以下的职工必须学会计算机的操作。这就成为基层银行工会组织劳动技能竞赛的共性项目。从开展情况看,这项活动操作规则好定,具有竞争性,员工参与率比较高。员工平时结合工作可以操练,容易接受。从比赛效果看,大大促进了员工的电脑操作技能,提高了文字输入速度、编辑、排版等方面的技能。通过比赛活动和工作要求,全行已有30名员工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占全行员工75%。其中45岁以下员工达90%以上。
5、以属地为主,在金融系统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促进辖区金融业务技能的开展。前些年,以属地管理模式的金融工会,组织辖区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务和技能的开展,受广大员工普遍欢迎,各金融机构参加的积极性很高,各级领导也很支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县(市)金融工会因金融机构领导体制的垂直管理而撤销,辖区内的劳动技能竞赛,各项比赛活动也就出现停顿状态。符合金融行业特点的各种劳动技能竞赛活动也因基层金融工会的撤消而停顿了。
二、基层银行工会开展劳动竞赛之对策
随着人民银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开展“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竞赛活动我觉得越来越需要和迫切,但开展这些竞赛活动必须扬长避短,要旨在促进基层银行员工提高业务技能为目的和手段,否则不能取得较好效果。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以中心支行以上各级工会组织为宜。中心支行以上各级工会组织的劳动竞赛活动,一是因为业务相同、要求相同,可以推动、促进县(市)支行、各中心支行、乃至各分行之间劳动技能的水平,一方面促进和推动县(市)支行劳动技能活动开展和提高,另一方面提高县(市)支行员工的集体荣誉感。通过比赛可以反映出县(市)支行及中支的业务实际水平。
2、开展以提高职工兴趣和促进劳动技能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必须以符合职工的兴趣为手段,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为目的,职工没有兴趣的劳动竞赛活动是没有活力的,也不会持久,时间一长会失去群众的参与率,不能提高职工劳动技能的劳动竞赛活动,就会失去组织劳动竞赛活动的意义,两者必须紧密结合,才有职工参与的广泛性和长期开展的生命力。
3、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工会组织必须和业务部门密切配合。随着人民银行体制改革和职能的进一步转换、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将会不断涌现,工会组织不可能全面掌握这些新形势下变化的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而且它不同于日常开展的文体活动比赛,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些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首先在有关业务部门中逐步开展和被接受,到成熟推广,只有这些业务部门才能全面掌握劳动技能的标准,可以在掌握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要求制定规则、标准提出要求,在系统内组织开展,因此我觉得要开展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劳动竞赛活动,必须由业务部门参与,并起主导作用,工会做好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工会离开业务部门的支持、配合,这些活动是难以开展的。但如果只有业务部门组织,工会不参与,就会缺少群众基础、缺乏号召力和推动力。
4、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要区别于专业先进评比活动和一般文体活动。所谓竞赛,我的理解是相互竞争、相互比赛。竞赛需要制订具体规则、标准和要求,要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比出高低来。在制订某项劳动竞赛时,既要考虑到内容是否具有劳动技能,能否起到推动、促进劳动技能的开展,又要能在公开、公平的可操作的环境中进行,而不是评先进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因为它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劳动技能的水平高低,它不像体育竞技项目来得直观,有可比性。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某些本是工会组织的文体竞赛活动,当作劳动竞赛项目去制订、去开展。
总之,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要有规划,要把职工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兴趣性、可比性结合起来,以真正推动和促进人民银行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开展,提高银行员工的业务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