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丝时装:职工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5日

  “互联网+”时代给大多数行业带来冲击与挑战,服装行业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位于良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杭州杭丝时装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丝时装”)却逆风飞扬,交出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今年1至9月,杭丝时装销售产值达33598万元,税收累计2802.1万元,荣登良渚文化城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龙虎榜前三甲。
  杭丝时装占地面积60亩,包括三家不同特色的服装厂(杭丝时装、锦图针织、锦业时装,三家企业为同一工会组织),是杭州杭丝时装进出口有限公司全资的服装工业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出口服装的生产,是杭州市服装生产骨干企业之一。
“近年来,杭丝时装发展较快,在逆境下实现了稳步增长,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人’更有竞争力,公司的体制能吸引、培养、激励和驱动优秀的年轻人才。”杭丝时装负责人说,“关爱、平等、参与、分享”的企业文化已经深入职工之心。
  以职工所需为导向
  杭丝时装生产基地内90%的职工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青年职工占总人数的70%以上。如何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尤其是如何吸引年轻一代的外来务工人员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出力,一直是企业后劲能否充沛的一个重点。杭丝时装深知职工是企业的“宝贝”,主动发现他们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注重些什么,以至需要什么服务,这对创新服务举措,切实强化外来务工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让他们在企业感受到家的温暖,有重要的作用。
  流动人口多、职工流动性大,几乎成了服装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年底、学校暑假期是职工请假高峰期,但正好这两个时间点却是服装行业的生产旺季。为解决这些职工的后顾之忧,2007年起,杭丝时装工会开始尝试为企业内职工子女开设困难班,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在企业专门开辟的场地休息或写作业,并聘请一位高中以上学历的阿姨专职负责看管。同时,杭丝时装工会还积极开办暑期幼儿园,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在暑期为孩子们进行授课,且公司领导带头捐款捐物,全部用于企业暑期幼儿园。近年来,杭丝时装面临提升改造,孩子们的活动场地受到了限制,杭丝时装工会便联合喜羊羊幼儿园开办了暑期幼儿园,让孩子们有了安全的小候鸟之家。
  值得一提的是,杭丝时装从2007年7月开始推出助学补贴制度,职工子女考上各省市县中专、高中、职高、大专院校的,每人给予一次性补贴。另外,根据录取院校的不同分别给予1500元、1200元、1000元、800元和600元不等的奖励。企业还为在本地就读小学的职工子女,安排班车接送。一系列的关爱举措给了职工精神上的支持,温暖了职工的心,实现了职工安心与企业发展双赢的局面。
  搭建公平有效的成长通道
  “我们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有80%以上是从一线和普通管理者中提拔起来的青年职工。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已在本地买房、购车,成了新余杭人。”杭丝时装为职工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每一位来园区的有志青年,无论来自哪个省市,都有得到专业培训、竞争上岗和晋级的平等机会。企业工会每年都会组织职工开展专项操作比武,组织职工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杭丝时装每年投入上百万元,积极组织有益的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为青年职工营造活跃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如鼓励职工积极参加良渚人民运动会,每次运动会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每年参加良渚街道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以外,企业工会自己也平均两年组织一次无偿献血活动;每年组织旅游、职工体检;每年开展“新年联欢会”,自编自演的小品、独唱、歌舞等节目,活跃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荣誉感,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职工遇到困难,企业想办法帮助解决。”早在2007年,杭丝时装就成立了爱心互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高层管理者每人每月自愿捐献一元钱,且每次政府奖励个人的奖金全额捐献给基金会;各级管理人员把公司内部拍卖所得的现金,以及职工临时捐款等全部捐给基金会。基金会成立到现在,累计收到捐款128万元,帮助职工120人次,共计45万元。企业内形成了“一人有难、众人相助”的良好风尚。
(沈丽芬)

  浏览次数:2002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