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农田的守望者汪爱娟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看到农民在田里喜收庄稼,好比自己获收甜蜜成果。”汪爱娟每天与庄稼打交道,二十八年中,从一名农家姑娘成长为高级农艺师,也可谓是余杭农业植保战线的老兵、植保专家。
  多年来,汪爱娟先后获得“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数十项荣誉,她还发明了一种对植物有病虫害隔离防护作用的“绿色防控技术”,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今年,汪爱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刚参加工作,汪爱娟在县农业局良渚测报站从事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她虚心好学、请教前辈、摸索实践、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植保技术水平。
  那时,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为测报期,汪爱娟每天晚上天黑之前和早晨都要去田间对病虫害情况进行观测、记录、分析、预报。天气越热,病虫越多。有一年夏季正值高温天气,汪爱娟为了测报病虫,连续几天下稻田观测记录,蹲的时间长了,站起来时经常是头晕眼花,甚至还晕倒过几次。
  有一次,一家农资公司有一批新农药拌种剂,准备在余杭区粮农中推广。汪爱娟带领植保员对这种新药进行实验测试,严格把关,发现了这种新药存在安全隐患,否决了这种新药的推广。余杭区则成功避免了一次农业重大生产事故。
  2004年起,汪爱娟担任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副站长,她仍然与植保人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测报工作。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变化,植保工作也需要适应新变化、高要求。为此,她树立现代植保的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三农”。
  2007年,区植保总站在瓶窑镇实施植保统防统治试点工作,目前,已在13个镇街建立11个专业合作社,实行植保统防统治,覆盖水稻面积达8万多亩,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她与同事们提出“建设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建议,被区政府采纳,并列为“新农村建设十大实事工程”之一。
  近年来,余杭区植保总站帮助建立了绿色防控体系,实行“三诱一阻”(灯诱、色诱、性诱,装防虫网阻隔)、银灰膜避蚜、避虱,害虫的生物诱集、水旱轮作等一系列防治技术,并被列为省级农作物病虫防控示范基地。今年3月在全省植保技术工作会议上,余杭区作为全省三家单位(地市、区县、基地)之一,作了蔬菜绿色防控体系的经验介绍,这方面创新工作在全省县(区、市)走在了前列。
  目前,余杭区从事植保工作的农技人员并不多。汪爱娟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她的话说:“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所以不舍得放弃。”她觉得,当庄稼医生,好比人类医生,每当看到农民在田里喜收庄稼时,她说犹如自己在收获甜蜜的成果。因此,植保这条路,她还要坚持走下去。

(《杭州工运》第12期,4版,唐永春、高祺方/文)

  浏览次数:923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