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交流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4日

萧山区总:开展“强化责任建新功,同舟共济促发展”主题活动

  从8月初至12月底,萧山区总工会在全区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强化责任建新功,同舟共济促发展”主题活动。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扎实推进“双亮”活动。全面开展工会“组织亮牌子、主席亮身份”活动,工会干部要挺腰杆、树形象,带头为企业和职工服务,理直气壮地组织、引导、教育职工,进一步坚定克难攻坚信心,同舟共济干事创业。二是全力增强“事业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我为发展献一计”合理化建议活动,集中职工智慧,有的放矢地寻找企业发展方向,引导职工多点理解、少些埋怨,多作贡献、少计得失。三是充分发挥劳模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劳模先进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带头、骨干、示范作用,切实抓好“工人先锋号”、“职业技能带头人”、“金齿轮奖——杰出职工”的选树工作。四是积极鼓励岗位成才。广泛开展职工岗位练兵活动,精心组织十项技能比武,努力为企业发展培养一批“蓝领”职工,营造有利于技术工人成长的内部环境。五是大力实施岗位建功。积极开展以“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小设计、小点子”为目标的 “五小”竞赛活动,积极参与发明一项新成果、推广一门新技术、改革一项新工艺、创新一项操作法、提出一个小点子的“五个一”技术创新活动。六是切实加强队伍稳定。不断创新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区域性职代会覆盖面,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提升劳动关系的和谐度,主动抓好岗位安全,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环境。七是构建工会“大学校”平台。鼓励企业与工会创办职工学校,借鉴衙前镇职工学校办学经验,运用工会组织办学优势,实行“量身定制”的“订单培训”方式,协助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八是建立学技能激励机制。对企业生产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职业技能带头人、创新能手、技术能手发放特殊岗位津贴,激发广大职工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情。九是保障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保持企业工会经费的分成比例,增加企业工会经费的留存额度,指导基层收好、管好、用好企业工会经费,多为企业分担、多为职工办事。十是扶持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坚持无偿和有偿相结合的原则,做精做强无偿的活动项目,对有偿采取让利、薄利的办法,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的服务,对全区已申报建设职工服务中心的企业,择优分批加以建设,有重点地进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十一是建立健全困难帮扶机制,为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

 (韩宝庆)

临安市总:开展“大走访”立足“双服务”

  今年以来,全市工会系统积极开展“进村入企服务基层”大走访活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开展职工群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市总工会根据“大走访”活动中梳理出的企业、职工及基层工会的一些共性问题,我们结合工会自身特点设计了载体搭建了平台,有效解决了一些企业和工会以及职工的实际问题。
  一是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职工技能培训的难题,市总工会将今年六月作为“职工素质提升月”,并在本月3日在清凉峰镇正式启动“职工素质提升月”活动。二是为解决基层工会干部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工会工作要求的问题,市总启动了“千名工会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目前已培训4期。三是为了解决企业工会建设不够规范的问题,市总工会结合“双亮工程”活动的开展,于4月下旬,选树一批企业工会,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四是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融入和交往沟通存在障碍的问题,市总工会组织专业人员进企业宣讲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同时继续做好职工婚介工作。五是为加强工会与企业的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组织举办了大型 “工会之友”联谊会,得到与会市领导和企业家代表的好评。六是为解决高虹等地缺工严重等问题,与劳动等部门联合举办用工招聘会。七是为推动全市企业职工文化更加活跃,在全市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职工文艺选拔活动。八是为切实保障职工的工资收入,进一步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成功开发了工资集体协商“网格化”管理软件,在全市着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网格化”管理,目前已在全市18个区块推行,力争至年末实现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全覆盖。

(潘  磊)

下城区总:着力为基层和职工办好事实事

  今年以来,下城区总工会结合为企业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目标任务,强化措施,抓好落实,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受到了基层和职工的广泛好评。
  一是建立职工服务中心,投入资金12万余元装修,配置电脑及各类设施,为职工权益维护提供场地保障和服务便利。二是帮助联合工会解决无活动经费问题,至今已向确定的12个试点单位中的11个联合工会拨款6.6万元活动经费。三是在区人民法院建立“驻区法院调解工作室”,加大庭前调解力度。四是在河滨商务楼联合工会建立职工书屋,投资5万余元进行装修,配备电脑,购买图书等。五是帮助康宝幼儿园解决职工公寓5间,帮助19家小微企业解决税收优惠和贷款融资难问题,帮助2名职工解决子女入学困难。六是先后为5个街道总工会各新增1名工会工作者,并按照市总有关文件规定落实相关待遇;帮助区教育系统37名基层工会主席落实了有关待遇;在80家重点企业中建立兼职工会干部补贴制度。七是先后组织92家区属服务型企业联合开展“送岗位下基层”活动4场,提供679个就业岗位,帮助31名困难失业职工、“4050”人员和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八是向360名持“春风卡”的外来务工困难人员发放夏季高温慰问金12.6万元;帮助因患大病重症、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和发生意外情况而导致生活困难的124名困难职工家庭解决临时困难,并发放救助金15.23万元;为400名困难女职工免费办理“女职工团体安康医疗保险”;为113名外来女职工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九是组织382个企(事)业单位、16863人参加杭州市第二期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发放“工会会员意外伤害及家财损失保障卡”10万余张。十是对9241名一线生产岗位职工进行了高温慰问;组织100名一线职工进行了疗休养;为基层免费送电影100场,送文艺演出12场;组织100多名青年男女职工参加“幸福大牵手”交友联谊活动。十一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比武活动91场(次),举办女职工素质工程流动课堂12场。

(章文耀)

江干区总:扎实推进“双亮”工作

  江干区总工会以“亮出品牌、亮出作为”为着力点,拓宽“亮”的渠道,丰富“亮”的内涵,扎实推进“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区总工会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下发通知文件,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双亮”目标和任务,落实工作措施。二是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他们充分利用企业宣传栏、厂务公开栏、互联网、海报等宣传载体,对“双亮”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为“双亮”工作的扎实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安排专项资金,做好“硬件建设”工作。他们安排专项资金30万,用于制作公示栏、职责牌、上岗证、联系卡等,夯实“双亮”工作的物质基础。四是拓宽“亮”的渠道,丰富“亮”的内涵。区总工会通过设立工会主席热线电话、职工交流QQ群、微博、职工信箱,努力使“亮”的渠道更加畅通、便捷。同时,他们结合工作实际,把“双亮”活动与“基层组织建设年”、“双服务”活动以及评议“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等工作结合起来,丰富“亮”的内涵。
  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双亮”工作在基层的落实,目前,全区独立建会企业“双亮”率已达95.5%,村(社区)工会“双亮”率达100%。

(王  琼)

桐庐县总:开展三项活动助推企业节能减排

  今年以来,桐庐县总工会开展了三项节能减排活动,助推企业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与供电局联合开展节电节能“优化用电服务”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20家用电大户开展现场走访和专家会诊活动,向企业推广用电优化模式,根据企业用电存在的问题,量身打造了优化用电方案,降低企业生产用电成本。据不完全统计,该项活动目前已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239.24万元。
  二是组织职工技协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开展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为主要内容的技协“双服务”活动。邀请杭州市职工技协的技术专家深入企业,面对面与工人进行技术对接、手把手传授技术。至7月底,专家组前后多次下基层服务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受益企业30多家。
  三是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法”和“绝技绝活”征集活动,鼓励职工积极参加“一策一计一招” 晒点子活动,征集“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260多条。如桐庐汇丰生化有限公司华军洪提出的“高浓度井冈生产工艺改进点子”,杭州舒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梁金攀提出的“高分子雾状喷洒均匀混合操作法”都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推进了企业的节能降耗增效。

(朱学琳)

市职工技术攻关队:深入基层企业攻坚克难

  今年以来,市职工技协带领市职工技术攻关队,深入到桐庐、淳安、余杭等地,为基层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了十多项技术难题,受到了广泛好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杭州市已经步入到一个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方面相对匮乏,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孱弱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之一。针对这一现状,杭州技协自2009年起在全市各行业中成立了10支市级技术攻关团队,组织一批专家级的攻关队员,深入基层为中小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
  与以往技术攻关以企业自行上报项目为主不同,今年市技协采取主动出击的方法,主动深入基层乡镇,为中小企业现场“把脉”,及时发现技术需求,现场指导提出解决方案。在座谈和走访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中小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如在桐庐县,攻关队深入到富春江镇、分水镇和桐庐经济开发区等地蹲点调研,了解到这里的工业普遍存在对焊工工艺、机床维修等的需求。
  市技协把了解到的难题汇总后加以分类整理,组织技术攻关专家分头“认领”难题,分类给出解决方案,请相关专家和攻关队一起到企业“会诊”后,协助企业加以解决。
  不久前,攻关队来到桐庐富春江镇的迅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帮助他们解决座环焊接的问题。该企业座环产品以前一般都是合金材料焊接,改用铸钢材料后,在焊条的选择以及操作的流程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由杭州锅炉厂焊接专家组成的团队带着精心准备的两套方案来到迅和公司,经过一天时间的专题研讨和现场指导,焊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企业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6月份,桐庐星冠线缆设备有限公司提出希望解决轧辊零件易磨损问题的请求,市技协邀请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的热处理专家前去现场勘察,并将轧辊零件取样带回,经过真空淬火硬度检测和金相分析,查明轧辊磨损的原因是由于原材料环节控制不严,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轧辊的使用寿命提高30%以上,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金  蕾)

杭州霍普曼电梯公司:致力打造企业“乐”文化

  杭州霍普曼电梯有限公司坚持“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理念,致力打造企业“乐”文化,推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一是让每位员工都能快乐工作。开展“师傅带徒弟”活动。每位老师傅都和新进青年员工结成对子,工学结合,对于考核优秀的徒弟,公司还会给予丰厚的奖励。调动新员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增设办公室“下午茶”时间,每天下午三点整,员工们相聚在一起,品尝公司派发的咖啡和茶点,聊聊工作中的细节。促进员工交流的同时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工作例会倡导民主,每周的工作例会鼓励员工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员工和新员工进行发言,发表自己对工作细节问题的看法和改进方式。
  二是让每位员工都能快乐生活。开辟文体活动场所,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公司外地员工居多的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以及卡拉OK厅等场所。工会每年都准备详尽的活动策划方案,积极举行拔河、乒乓球比赛等群众欢迎的活动。建立职工文化家园,扩建职工书屋,近日又添置各类书籍1000余册,职工书屋藏书已达3000多册。解决职工住宿难题,今年5月,9层楼共108套职工宿舍如期投入使用,夫妻双职工可分配到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家庭房。宿舍生活区开设“便利超市”,所有商品零利润向员工销售。
  三是让每位员工都能成就自我。大学办在厂门口,企业把“人才兴企”作为战略,创造条件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今年8月,职工大学正式在公司开课。员工只要通过成人高考,就可以正式在企业内攻读大学,学业完成后可取得社会认可的大专文凭。素质培训常态化,除了公司自行组织每周不少于三次的培训,还外聘行业专家、高校教授到公司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服务理念的培训,为职工提升素质搭建平台。

(叶方魏)

  浏览次数:2285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