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2日
我市各级工会广泛深入开展新年“送温暖”活动
 
  时下虽值隆冬季节,可在秀丽的西子湖畔、钱江两岸、杭城大地上涌动着股股暖流。杭州市各级工会带着为困难职工雪中送炭的满腔热情,广泛开展以“走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为主要内容的新年“送温暖”活动,为他们送去党的温暖、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爱。
  送温暖  筹集资金700万元为困难职工雪中送炭
  为提升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和困难劳模的生活品质,帮助他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新春佳节,杭州市总工会组成9个慰问组,在主席陈永良,副主席刘英、翁正营、阮保潮、陈启泉等的带领下,走访慰问了包括淳安县、建德市等较偏僻地区在内的29个区县(市)和产业(局、公司)所属企业的665余户困难职工家庭。
  1月11日,市总工会主席陈永良带着鲜花、慰问金和慰问品,走街穿巷慰问部分困难劳模、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家庭,由此拉开了全市工会为困难职工家庭“送温暖”的帷幕。
  当天下午,寒气袭人,可在拱墅区拱北小区永庆坊4—505室的上世纪50年代市级劳模、原“杭一棉”纺织女工沈金娣家里却暖意融融,屋里挤满了市、区、街道等各级工会的领导。陈永良首先向沈金娣献上鲜花,亲切地和她拉起了家常,关切地询问她的身体和生活情况。陈永良称赞沈金娣家是“劳模之家”。沈金娣的已故丈夫姚方伯,曾在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上创造出优异的业绩,成为“一五”期间首批全国劳模。而当年同为“杭一棉”职工、现已78岁高龄的沈金娣与丈夫姚方伯比翼齐飞,为振兴杭城的纺织工业贡献了宝贵的青春。陈永良衷心感谢“劳模之家”为杭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党和政府及工会不会忘记,并叮嘱在场的各级工会干部平时对劳模要多加关心照顾,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当沈金娣从陈永良手中接过鲜花、慰问金和慰问品时,衷心感谢党和政府及各级工会对劳模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
  在市级先进生产(工作)者吴秀华,以及陈林一、洪修勤、叶赛红等困难职工家里,陈永良仔细地询问了他们的生活困难情况,并代表市总工会一一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向他们拜了早年,鼓励他们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困难。陈永良表示,“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娘家人’帮助”。
  市总工会进一步扩大了新年“送温暖”活动范围,在先前调查摸底、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档案的基础上,把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和困难劳模列为本次“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的重点,并拨出和筹集专款700万元,通过各级工会在2011年春节前,对列入困难职工档案的10043户困难职工家庭(农民工)和困难劳模进行一次普遍的走访和慰问,把党的温暖、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余杭区崇贤镇打工的农民工严流芳于前不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该区总工会得知后立即启动应急救助资金,把3000元应急救助资金送到她的手中……
  送服务  助农民工踏上平安返乡路
  1月10日,杭州服装(集团)公司热闹异常。这一天,该公司工会干部为即将返乡回家的45名外地来杭民工送上预订的火车票。来自江西德兴的郑华江手里拿着1月22日返乡过年的火车票,不由得感慨万千。他逢人便说:“我背井离乡在外打工已经好多年了,每当春节临近,购买返乡与亲人团聚的车票一直成了我们这些外来民工的一个心病,真是一票难求啊!今年工会把返乡的火车票送到我手中,我再也不用熬通宵排队或出高价买票了,‘娘家人’真是为我们外来民工办了一件大好事。”
  这是市总工会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平安返乡活动取得实质性成效的一个缩影。为确保外地来杭务工人员及时、有序地平安返乡欢度新春佳节,市总工会会同市交通局、市春运办、铁路和市邮政部门,在今年春运期间联合推出外来务工人员平安返乡活动,并把外来务工人员平安返乡列入杭州市“春运”计划。各级工会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平安返乡的流量、流时、流向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加强了与铁路、交通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订购团体票。至目前市总工会已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购买团体返乡火车票达1.5万张。各级工会在联动开展“双百平安返乡”活动中,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动员百家企业的百辆经市交管部门认定符合客运条件的百辆客车,开展相互对接服务组织团体返乡,直接把外来务工人员送到自己的家门口。杭州橡胶集团已联系好20余辆客运大巴,于1月28日至2月1日往返在安徽、湖南、江西和江苏等地,帮助外地职工平安返乡,春节与家人团聚。为让外来务工人员轻松返乡,市总工会和市邮政局联合开展“提供优惠邮寄包裹”等服务活动,即在杭外来务工人员凭工会会员证或所在单位工会出具的介绍信,均可在杭州市各邮政局(所)办理普通包裹优惠40%、快递包裹优惠30%的邮寄业务。至目前,已为1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办理了优惠邮寄包裹业务。
  各级工会对节日期间留杭过年、坚守生产岗位的农民工和来杭探亲的农民工亲属,通过工会干部与他们“同吃年夜饭、欢乐一家亲”等形式,安排好他们的节日生活,市总工会于1月31日小年夜邀请320名市属企业因坚守生产岗位不能回家过年的“新杭州人”与工会干部同吃年夜饭。全市各级工会也上下联动开展这一活动。余杭区总工会除邀请区领导与节日坚守岗位的农民工同吃年夜饭外,还采取送慰问到岗位、送文化到企业、送关爱到家庭、送年夜饭到车间(工地)等形式,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农民工,让他们在“第二故乡”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另外,建德、下城、拱墅、江干等总工会也通过团拜会、联谊会等形式,与农民工一起同吃年夜饭,共庆新春。
(胡大淼)   
 
市政府与市总工会举行第十三次联席会议
 
  杭州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十三次联席会议于去年12月16日召开,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邵占维,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秘书长许小富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总工会主席陈永良代表市总工会作的2010年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审议了第十二次联席会议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研究了市总工会提请市政府帮助解决的四方面问题。
  会议认为,2010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努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杭州工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会议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纲要,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主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有新的作为,在改善职工民生中有新的突破。
  会议对市总工会提请市政府帮助解决的关于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正常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劳模(先进)荣誉津贴、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列入杭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对市职工文化中心建设支持力度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并达成了共识。
  市政府副秘书长孙振洲、赵立康,市发改委、经委、建委、财政局、劳动保障局、人事局、法制办等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市总工会各部门、各产业工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宣教中心)   
 
我市交流推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
 
  “杭州油漆有限公司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来,职工工资增幅平均每年保持在15%以上,近三年职工工资平均增长幅度为18.16%,去年工资增幅达到20.48%。看似企业要支出的工资比以前多了,对企业会造成负担,但是我们在推行工资协商制度时发现,企业从中得到的提升和发展超过职工工资的增加,”杭州油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胡连荣在展示中说,“职工待遇越好积极性就越高,为企业创造的利润更多了,企业赚得多了,也乐意提高职工的待遇,同时留住了人心,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委员会、市总工会、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召开的杭州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于去年12月10日举行,来自全市企业、区域或行业的20家单位采用PPT、视频等形式,分别就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成果作了介绍、交流。来自各区、县(市)、开发区劳动保障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分管领导和工作分管人员,市属局(公司)和有关产业工会的分管领导、工作分管人员,部分企业、区域或行业负责人和市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参加了观摩。
  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切实维权”的着力点和切入点。2005年,我市以政府令形式颁布实施了《杭州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这是全国最早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政府规章。2006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杭州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进一步赋予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劳动监督权力。几年来,全市各级工会根据全总的要求和杭州市政府的规章,大力加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积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组建了市、区县(市)两级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员队伍,开展了工资协商“要约行动”,把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议作为覆盖大量中小非公企业、保障职工基本收入的重要载体,努力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目前,全市签订工资协议13500份,覆盖企业34488家、职工129.5万名,其中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议1510份,覆盖企业22498家、职工43万名。
  节能灯行业是临安市高虹镇的主导产业,全镇目前共有企业127家节能灯企业,其中有43家规模企业,从业职工1.8万人,生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以前,由于行业内没有相对统一的工资标准,节能灯企业随意调整甚至降低工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职工跳槽频繁。为了规范高虹镇节能灯行业劳动工资标准,维护职工队伍和企业的稳定,促进行业有序发展,2008年11月,临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意见》,部署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2008年底召开的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确定,在高虹镇节能灯行业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试点。
  高虹镇根据要求,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政工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走进企业,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征求企业主、生产管理者、职工方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起草了《高虹镇节能灯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临安市高虹镇节能灯行业工资(工价)集体协商协议书(草案)》。同时,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和节能灯行业工会委员会召集企业行政方和职工方,对生产节能灯的5道主要工序和58个规格的生产工价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协商工价(草案)。该草案先在部分企业中进行了3个月的试行,后又经5次较大的修改,形成了最后的文本。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受到节能灯生产企业职工和行政方的普遍欢迎。高虹镇宇中高虹有限公司职工许德昆说:“建立这项制度,对我们职工来说,有了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的平台,使我们的收入更加有保证,也使我们对公司有了归属感。”该公司人事科科长范雪明认为,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畅通了职工与企业寻求利益平衡的渠道,有利于遏制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
 (高海伟)   
 
 “新杭州人文化家园”、“放歌天堂”分别入选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文化建设二十件大事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共同举办的“放歌天堂”外来创业者(职工)声乐大赛和由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创建 “新杭州人文化家园”活动,最近分别被评为“2010年杭州文化建设二十件大事”和“2010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
  “放歌天堂”外来创业者(职工)声乐大赛,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权利,不断丰富和满足广大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来杭创业(务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来杭创业(务工)者在第二故乡的风采而倾力打造的一个纯公益性的全市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从200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这项纯公益性的活动得到了杭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区、县(市)和系统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更受到了杭州市广大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外来创业者的积极响应,参与其中的职工逐年增加,参与者的水平也一届比一届高。2010年的“放歌天堂”是历届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先后有25个区、县(市)和市属系统组织了海选,2000多名爱好音乐的广大职工报名参赛。
  创建“职工书屋”、“职工学校”、“职工俱乐部”三位一体的“新杭州人文化家园”,是市总工会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着力丰富“新杭州人”精神文化生活而搭建的职工文化建设平台和阵地。2010年,全市新建了30家“新杭州人文化家园”,5个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0个全国“基层职工学校”示范点,50个省(市)级“职工书屋”建设点,50个省级“职工电子书屋”示范点,651个省“职工电子书屋”建设点,50个市级基层职工学校和50个市级基层职工俱乐部。从2009年创建开始到现在,一共建成了80家“新杭州人文化家园”,让近10万职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有书可读、有课可听、有歌可唱、有舞可跳、有球可打,基本做到有地方健身、有设施娱乐、有场所学习,真正成为了职工学习、文化娱乐、休闲的新阵地,成为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素质的新家园。
 (张晓燕)   
 
2010市总工会百场职工心理健康讲座下基层活动圆满结束
 
  前不久,随着在下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职工心理健康辅导讲座的结束,2010年市总工会百场职工心理健康讲座下基层活动圆满结束。
  去年,继开通杭州市职工心理热线后, 8月下旬,市总工会又在全市开展了百场职工心理健康讲座下基层活动,即:在全市选择100家企(事)业单位,举办100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把心理咨询师请到基层、把心理健康知识送到一线职工中。活动开展以来,由于授课的老师都是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高级心理咨询师,讲课水平高,针对性、实用性强,故受到了基层单位和职工的普遍欢迎,参加听讲的职工和工会干部达6000余人,其中,既有像娃哈哈、佑康、西子奥的斯这些大企业的员工,也有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及所属单位的干部职工,既有一线职工、农民工,也有白领、公务员和中高层领导。同时,很多单位从过去的被动受训逐渐转向主动申请。
  上城区城管执法局清波中队副中队长周建听了讲座后颇有感触:“这样的讲座针对性很强,虽然不是在业务上的指导,却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让我们反思了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在文明执法的当前社会,如何处理与群众的关系方面引导我们学会变通。”
  中智经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芦平说到:“像我们从事人力资源这个行业的人是职务越高压力越大,以前也想过去了解下心理咨询方面的信息,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渠道,也没时间,这样的讲座我感觉很受益。”
余杭电信分公司工会的申洪清在反馈表上写到:“心理专家的授课很生动,为我们提供了一顿营养丰富的心灵大餐,让我们享受了一次彻底的‘心理按摩’,为我们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担任第100场讲座的授课老师朱婉儿深有体会地说:“心理危机当今已成了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疏导,长期积累下来,爆发起来会更可怕,我们很希望有一个平台和渠道来帮助职工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参与这个活动,我感觉到了很多企业和职工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急切需求,市总工会推出的心理辅导活动非常必要和及时。”
  2011年,市总工会将继续举办心理健康辅导培训,总结经验,优化培训方案,并将和市总工会职工心理热线志愿者的现场心理咨询相结合,努力为广大企业和职工带去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疏导职工心理压力,让职工学会自主生活、快乐生活、感恩生活。
 (宣教中心)   
编辑:乐华   浏览次数:2667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