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总工会第七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7日

3月7日,杭州市总工会第七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休养院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工会女职工工作,全面部署2024年的工会女职工工作。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女职委主任沈慧做工作报告,市总工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朱幼青做会议小结,六家单位做经验交流。市总工会第七届女职工委员会委员、各区县(市)总工会、产业工会女工干部参加。
近年来,市工会女职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总工会女职委的关心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担使命、争创一流,抓实女职工思想教育,引导女职工建功立业,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打造女职工工作品牌,提升女职工组织活力,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聚焦女职工思想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等载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巾帼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业宣讲活动,组织开展“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玫瑰书香”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女职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聚焦女职工技能提升,组织开展“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巾帼立新功 携手迎亚运”等系列主题立功竞赛活动,加强先进培育和选树,为女职工自我发展搭建平台。全市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5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4名,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省巾帼文明岗2个、省巾帼建功标兵1名,26名女职工获评“浙江工匠”、39名获评“杭州工匠”;创建各级女职工创新工作室15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12家。
聚焦女职工五期保护、生育条例、女性职场反性骚扰等内容,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培训讲座、知识竞赛等。指导企业单位参照《浙江省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参考文本)》规范签订女专合同,推动性别平等、“两癌筛查”、生育保障等条款细化落实,全市签订女专集体合同1.1万余份,覆盖女职工60.2万余人。
聚焦交友问题,推出“会·有缘”交友品牌,开发“杭小缘”交友小程序,成立“友缘会”交友服务矩阵,并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设定为“友缘日”,为单身青年职工举办不同主题、形式的交友活动。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举办交友活动1800余场,为单身青年职工提供婚恋交友服务15万人次,各类活动辐射覆盖250余万人次。
聚焦生育问题,持续擦亮“妈咪暖心小屋”品牌工作,至2023年底,全市已建成“妈咪暖心小屋”1223家。推进落实母婴室(妈咪暖心小屋)提质培优工程,已提质培优五星级“妈咪暖心小屋”50家。启动“伊路同行”女职工全生命周期健康关爱行动,关心关注女职工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聚焦职工子女托育问题,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开展3岁以下托育服务试点工作,全国用人单位托育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杭召开,2家单位获评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连续六年对暑期“爱心托班”进行补助,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鼓励扶持基层开办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班近3800个,举办“乐智荟”线上线下公益课300场,走访慰问新就业群体、服务亚运保障职工子女3000余名。
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市工会女职工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谈话精神和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市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和省总工会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市总工会十六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团结引领全市女职工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聚焦思想铸魂,突出政治思想引领、三种精神弘扬、家教家风培育三个重点,提升引领力;聚焦主责主业,把握女职工素质提升、女职工权益保障、女职工身心健康三个关键,提升保障力;聚焦需求导向,擦亮职工交友活动、爱心幼托服务、托妈咪小屋建设三个品牌,提升服务力;聚焦夯实根基,发挥女职委核心、基层、协作三个力量,提升战斗力,在助力杭州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女工干部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对新《女性权益保障法》进行亮点解读,对女职工权益维护应急处理及实务等进行详细讲解,还安排了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等的女职工素质提升课程。主讲老师精心细致备课,结合多媒体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女工干部队伍建设,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维权意识,提升了履职能力。大家纷纷表示,教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将以此次会议和培训为契机,在今后的女职工工作中进一步改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为杭州“勇攀高峰、勇立潮头”贡献巾帼力量 。
(张晓燕)
浏览次数: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