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代表团如何便捷入境?既要守国门,也要迎来宾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日

亚运盛世在杭举办,杭州口岸流量高峰时,有1万多名外国运动员以及2万余名涉亚人员入出境。如何让亚运代表团便捷入境?对杭州边检来说,是一项考验。
杭州边检站执勤一队副队长、一级警长马義超忙碌在一线,他和队友们早已做好准备,既守牢国门,也让八方来宾在落地杭州第一时间,感受到这里的高效和温情。
一句welcome,开启涉亚人员浙江之旅
上午9点,上班族刚刚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入境大厅里,马義超的队友们已忙活了一个早上,他们6点多就已上岗——从泰国曼谷起飞的航班长途跋涉一晚,于7时许抵达杭州。这是当天的第一个涉亚航班。
作为境外抵杭的第一印象展示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早已扮上“亚运妆”,入境大厅里更是被亚运主题形象色“虹韵紫”装点得酷炫活泼,电子屏上还能看见亚运吉祥物“三小只”。
“接下来这个航班从哪里来的?多少位涉亚人员?有哪些贵宾……”马義超核对着航班信息,也等待着下一拨来客。
10:30左右,中国香港代表团、印度代表团等抵达,入境大厅热闹起来。
为提高通关效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也精心布局:18条人工通道中,分出8条作为亚运会专用通道,优先保障涉亚人员入境;已开设的15条快捷通道,能加速其余人员入境;为保障亚残运会顺利进行,还增设了2条无障碍通道。
通关查验井井有条,离不开杭州边检站指挥中心的协调运转。
在这里,每日计划涉亚航班抵离信息将提前一天汇总,注明抵达时间、涉亚人数等信息,便于提前布置警力。
每天的亚运勤务研商会,是上传下达、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前一日遇到的问题在这里被提出,也被优化。正是不断优化,让涉亚人员通关效率逐渐提升,“我们现在最快可以做到20秒完成查验工作。”马義超说。
我们在现场注意到,10时许的这趟航班上,涉亚人员约50人,不到8分钟,所有人员均已完成入境查验。
闸口一开,边检人员笑着对来宾说一句“welcome”(欢迎),涉亚人员便开启了愉快的浙江之旅。
想借机涨粉,“小马工作室”开足马力
马義超曾参军边防,也曾赴利比亚参加维和任务,更在战疫时勇挑重担。诸多经历中,维和给他带来的影响更大。
在利比亚维和期间,他切身体会到了国际关系、民族情怀这些词语。维和队伍在当地建立了海外红色教育基地,每次活动时,当地华人聚集在国旗下,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也更懂了“坚守”的意义。
“可以说,我是在那个时候,把内心的责任和担当‘提纯’了。”他说,如今当了副队长,更是责任在肩,“重要时刻你不上,在别人那儿就没有信服力。”马義超更忙了:骑着电动巡防平衡车前往各个通道巡查,推介“指尖服务”预报系统……“守好国门,不是说说这么简单,不能放出去的人,决不放出去;不能放进来的人,一个都进不来;有朋自远方来,我们要热情满满地欢迎。”
马義超所在的执勤一队队员偏年轻,平均年龄27岁,玩转新媒体很是熟练,他便和队友们组建了“小马工作室”,不少杭州边检站的宣传片、策划海报都从这里“出炉”,工作室也因此被同事调侃为“杭州边检传媒有限公司”。
亚运期间,小马工作室更是马力全开:首批使用亚运会身份注册卡人员入境、首架涉亚运动员包机抵杭、亚运专用通道相关普法等,都是他们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热点。
为了更好服务亚运,马義超就住在杭州边检站营区宿舍里,便于随时响应。前一天晚上剪视频到凌晨1点入睡,早上7点多又爬起来上班,这是他的工作常态,精神抖擞的他笑着说:“睡6个多小时,其实也够了。”
边检无小事,一个个“定军石”现场坐镇
通关效率“遥遥领先”,办事却丝毫不能出错。
亚运临近,入境查验增加了检查运动员专业器械的步骤。“最近比较特别的,就是枪支弹药查验。”马義超介绍道,射击和现代五项运动员常有个人专用的枪支,而在我国,枪支弹药受到管控。
慎之又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设立了专门的枪支弹药查验点,由边检、海关、机场公安等部门联合检查。提前报备、现场逐一核对后,再由杭州边检贴上封条,到了训练或比赛场地,运动员才能拆封。
9月19日上午,即使没有射击和现代五项运动员入境,马義超也来到了查验区,检查各项设备和登记表格,“边检无小事,都马虎不得。”
涉亚人员大多持用杭州亚运会身份注册卡入境,没带实体卡,注册卡遗落在飞机上,电子注册卡没有网络打不开……这些都是边检人员最近常遇到的情况。马義超遇到较多的情况,是身份注册卡信息不统一。“在姓名、证件号码等排列方面,各个国家和地区标准不一,护照和注册卡信息可能存在出入。”
为此,杭州边检站设立了身份注册卡核验中心,和亚组委保持联络,“第一时间快速沟通、快速开具身份确认函,保证涉亚人员快速通关。”
边检工作人员和智慧边检手段联动,成为一道道“铁闸”,守卫着国门,也护航着亚运。
(林梦诗)
浏览次数: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