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守护人民电力事业——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聂明军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0日

聂明军,杭州柯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曾获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技术能手、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2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爱岗敬业、拼搏奉献,10余年如一日投身数智攻坚,带领团队进行电力智能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应用成效显著,以科技创新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智造”,离不开能工巧匠的苦心经营,而投身于研究与开发一线的聂明军就是新时代的一名电力“匠人”。
聂明军,一直致力于研发电力监测系统,自2011年加入杭州柯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来,通过刻苦努力,不断了解并熟悉了电力监测系统产品的研发工作,锻炼了产品开发所需要的各项能力,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成长为研发总监。
电力监测系统千头万绪,肩负亿万家庭的用电安全,研发和维护的责任重大。例如,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炔等各类气体,一旦变压器绝缘故障,就容易发生爆炸。聂明军带队研发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分析诊断系统”就能应对这一情况。而这,仅仅只是他们系统研发的其中一项成果。
说起工作环境,电力监测系统开发的工作,可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台电脑设计、敲代码。在现实中,聂明军和他的研发团队异常艰苦。为了更好地测试、修复监测系统,他们常常要远赴一线。“几乎所有的电力系统的变电站设备,都是安装在人烟稀少、偏远的地区,监测系统24小时都在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就要立刻解决,所以必须24小时待命。”聂明军说。他回忆起一段难忘的经历。内蒙古根河市,冬天最低温度能达到-50℃。根河市的一个电力监测系统在极寒环境下出现故障,他接到任务后带领研发人员立刻赶往根河市。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手指都快冻僵了,他们坚持完成了修复任务。“我们在户外工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大家想既按时又安稳地吃顿饭都是奢侈,几块饼干,几片面包,一瓶水,就将就过去了。”
为了每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他随时保持战斗状态。一个电话打来,他就出发赶到现场;一个故障出现,他就要立即给出解决方案。正是长期在电力监测领域的钻研与坚守,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国际性难题;项目技术成果部署应用于全国5000多个变电站,应用成效显著。
身体上的磨砺对聂明军和他的研发团队来说还是小事,在不断追求积累细节,不断耗费心力求得极致,创造出获得市场认可的研发成果,才是研发人员最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
2011年,聂明军所在的团队接受了一项新挑战:要研究开发出一套实现全省3000多座变电站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软硬件解决方案。这项工作功能多、性能高,而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可供参考。研发开始后,他和同事就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日没夜地专注于设计和编程,为了项目的精益求精,不断地进行测试,其中有一个局部放电监测产品,聂明军和同事反反复复修改了100多次,直到精准无误,才肯罢休。而这个项目,一干就是7年。这套由聂明军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与智能监控系统”获得了201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荣誉,还有多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等荣誉,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达9700万元。如今这套系统已上线8年,依然在稳定运行,确保了我省变电站的顺利运转。
同时,聂明军也十分注重对团队的培养工作,他言传身教,积极践行技能传帮带,培养获得国家电力青创赛一、二等奖的研发人才有150余人。如今他已经率领了一支平均年龄在27岁的研发团队,其中还拥有不少留洋博士、工科硕士、理科学士等高素质人才。他鼓励研发队员不断学习,带动团队与企业共同成长,让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得到提高。研发中心的技术员成长很快,个个都是拿得出手的得力干将,已成为项目上的中坚力量。
对于未来,聂明军的规划简单又清晰: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在电力监测领域里深耕,希望率领的研发团队通过智慧的技术手段和优质服务,助力杭州经济发展,推动生活宜居。这不仅有热爱,更是守护自己的那份初心。
(张晓燕)
浏览次数: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