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8日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市委〔2010〕6号
(2010年3月3日)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平安杭州”,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浙委〔2009〕88号)精神,结合杭州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重要意义。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从2004年开始已连续6年下降。但是,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仍较高,较大以上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一些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还大量存在,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一些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仍较为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和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工作目标。从2010年起,今后三年,每年确保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确保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等指标稳步下降;确保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力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的发生。
  二、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突出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建设工程、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与矿山、机械造纸与电力、旅游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七大重点领域,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交通运输领域。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活动和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为载体,完善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强化“五整顿”(整顿驾驶员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三加强”(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工作措施。组织开展平安畅通乡(镇)创建活动,深化交通安全村(社区、学校、企业)建设,三年内80%以上的乡(镇)建成平安畅通乡(镇),县道以上公路沿线8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学校、企业)达到交通安全单位的要求。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加快推进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治理,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强对运输企业、驾驶人(船员)和车辆(船舶)的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关。强化对车站、码头和危险品运输单位的安全监管,落实“三关一监督”(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和客运站的安全监督)措施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易燃、易爆和易腐蚀等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关车辆不进站,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行检查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签字审核不出站〕制度。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建立和完善“警农协作”和共建机制,全面推进“平安农机”建设。加强渔区基层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完善渔业安全社会化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渔业安全保障能力。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快推进交通安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秩序的监控能力,依法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二)消防安全领域。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强化消防安全日常监管。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三合一”场所(集从业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场所)、居住出租房屋等的监督检查,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消除火灾隐患。严格消防安全审查,改善消防安全条件。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完善消防安全布局,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加快消防站和消防装备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消防工作,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水平。大力开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提高城乡抗御火灾能力。
  (三)建设工程领域。严格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地铁、公路、铁路、水利、通信、电力等工程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勘察、设计、审批、建设、拆迁、施工等环节的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加强地铁、隧道、桥梁等大型工程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源头管理制度,及时消除影响大型工程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的各种不利因素。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依法加强招投标管理,完善工程建设参建单位履约诚信与市场准入相结合的制度,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管,落实重大项目、重要部位、重点环节、事故多发领域(工种)的监控措施,提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完善政府监管、中介机构社会监理和企业内部自控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机制。
  (四)危化与矿山领域。严格落实危化、矿山企业准入制度,把好安全审查关。全面抓好危化、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关停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布局规划与建设,加快推行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开展矿山安全整治,加强隐患治理,规范矿山生产秩序,关闭小矿山,引导矿山企业加大安全投入,采用先进适用开采技术,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落实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措施。加强对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
  (五)机械、造纸与电力领域。以加强船舶、汽车、钢结构等机械制造和造纸、电力领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防范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触电、物体打击等事故为重点,督促企业制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预警报警装置和安全标志。抓好电力“三基”(抓基层、强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加强设备技术改造和风险预警管理,强化电网及设备安全运行管控。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六)旅游安全领域。以“统一指导、分级管理、基层为主”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管理机制,把建设“平安旅游”作为促进杭州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深入开展星级饭店、宾馆、旅游景点、旅游设施等的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抓好整改治理。加快杭州旅游安全质监网络建设,推进旅游联合执法,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全面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深入推进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特种设备安全领域。以抓好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为重点,进一步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实施特种设备“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落实特种设备管理机构、落实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落实特种设备管理制度;颁发特种设备有使用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有相应有效作业证;特种设备依法检验合格;有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并演练,有演练记录)管理。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达标、特种设备安全示范点、工业园区特种设备使用合同管理等工作,加快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落实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气瓶充装等环节的安全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统一的故障监测模式和技术标准,逐步推行电梯故障监测和统计工作,建立完善电梯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乡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力量,强化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
  三、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
  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行业安全管理、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和能力保障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整体工作水平,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未完待续)
编辑:乐华   浏览次数:1937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