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华诗词之美,闻端午粽叶飘香”—— 杭州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传统节日活动
-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31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5月28日下午,杭州市工人文化宫在杭州书房·植书+(职工书屋)举行了“宋风雅韵”职工诗词分享会,15组家庭参加了活动。
整场比赛设有火眼金睛、争分夺秒、诗词接龙、诗词来找茬、飞花令五个环节,比赛题目多样、内容丰富,对选手们的诗词文化储备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本次比赛邀请了《浙江日报》资深记者、浙江省作协会员顾金生老师,中国文艺信息协会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委员李一谷老师来到现场进行指导和点评。
赛场上,选手们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冷静作答。第五轮冠军争夺赛环节为飞花令,古人喝酒会宴,以“飞花令”助兴取乐,选手们以“飞花令”立决胜负,由李一谷老师现场作画,选手们根据画境,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启了“月字类”的飞花令。这对参赛选手的诗词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四位选手之间如高山流水遇知音,把激烈的对决,转换成诗词的交流盛宴。
最是诗香能醉人。通过这次活动,职工朋友带着孩子们重温了经典诗词,感受了诗词之趣,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比赛结束后,15组家庭在爱心驿家参加了“宋风雅韵”趣味粽子制作亲子活动。
“把苇叶挽成漏斗状,放进去糯米,再放红豆或者大枣,然后用苇叶把米包住,用手指按住绳子的一头,一缠一绕,粽子就包好啦”。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家长们带着孩子包得不亦乐乎。整个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不一会儿,一个个三角粽、四角粽,甚至还有特色粽就成型了。
诵诗词、包粽子,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通过举办诗词分享会、趣味粽子制作亲子活动,可以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职工朋友更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整场比赛设有火眼金睛、争分夺秒、诗词接龙、诗词来找茬、飞花令五个环节,比赛题目多样、内容丰富,对选手们的诗词文化储备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本次比赛邀请了《浙江日报》资深记者、浙江省作协会员顾金生老师,中国文艺信息协会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委员李一谷老师来到现场进行指导和点评。
赛场上,选手们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冷静作答。第五轮冠军争夺赛环节为飞花令,古人喝酒会宴,以“飞花令”助兴取乐,选手们以“飞花令”立决胜负,由李一谷老师现场作画,选手们根据画境,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启了“月字类”的飞花令。这对参赛选手的诗词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四位选手之间如高山流水遇知音,把激烈的对决,转换成诗词的交流盛宴。
最是诗香能醉人。通过这次活动,职工朋友带着孩子们重温了经典诗词,感受了诗词之趣,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比赛结束后,15组家庭在爱心驿家参加了“宋风雅韵”趣味粽子制作亲子活动。
“把苇叶挽成漏斗状,放进去糯米,再放红豆或者大枣,然后用苇叶把米包住,用手指按住绳子的一头,一缠一绕,粽子就包好啦”。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家长们带着孩子包得不亦乐乎。整个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不一会儿,一个个三角粽、四角粽,甚至还有特色粽就成型了。
诵诗词、包粽子,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通过举办诗词分享会、趣味粽子制作亲子活动,可以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职工朋友更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叶子玮 卢叶芳)
浏览次数: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