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宇创新工作室开展系列活动助力产业发展
-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7日

为积极配合2020年杭州市“9.26工匠日”系列活动宣传工作,杭州市农林发改工会冯晓宇创新工作室积极发挥自身科研单位技术优势,深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授课,为产业发展提升、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产业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积极加强交流,提升科研水平
2020年9月16日~17日,上海海洋大学白志毅教授、沈玉帮副教授到市农科院水产所与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就有关三角鲂品种选育、科研合作、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沟通交流。充分利用两家单位联合成立的“杭州市水产科技研发中心”平台优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项目合作,强化校、所深入合作,提升杭州水产的科技水平和人才梯队,促进产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聚焦生态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一)深入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9月16日,创新工作室联合嘉兴鑫汇达虾苗繁育场、及桐乡、海宁的养殖大户,到富阳东洲五丰,丰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服务,探讨产业提升和罗氏沼虾养殖新模式及效益提升。
9月18日下午,创新工作室成员参加全国科普日暨杭州市第34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下午到杭州富阳万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场口镇青江村)基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指导。在了解企业目前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地理环境水质优势,提出养殖模式、品种的调整建议,同时为提升拓宽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提出意见。
9月24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冯晓宇赴技术合作企业浙江蓝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企业接受杭州市海关和余杭区海关的“指定监管场地现场评审”,参与并解答了现场检查考察专家的相关问题,助力企业现场检查评审顺利通过,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产业转型和水产种业生产工作。
(二)关注养殖模式,开展系列授课
9月22日,由余杭区农技校仁和分校组织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计划,围绕水产养殖季节性病害问题,邀请了创新工作室成员许宝青就季节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及健康养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课堂培训,并进行问答交流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月24日:为促进全省生态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的发展,在浙江衢州举办“水产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培训班,邀请行国内知名专家研究员进行授课,省内富阳、建德、兰溪、衢江等地基层农技人员及示范点养殖大户60多人参加培训。从提质增效“淡水鱼类品质提升及养殖尾水减排技术”,节能减排“水产养殖设施设备与智能化思考”方面为我省渔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法与方向思考,为促进生态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的发展实现了很好的助力。
2020年9月27日下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冯晓宇赴金华东阳,对金华东阳地区的水养殖大户、水产技术推广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主题为“基于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池塘水质改良修复技术”,主要是围绕产业面临生态环境和产品安全质量在养殖生产中的过程控制,尤其是投入品的控制。
三、基于稳粮增效,发展综合种养
近年来,为提高稻田种植户的积极性,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得到认可和大力发展。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这两年来在稻田养殖黑斑蛙、稻田养殖小龙虾、稻鱼共生等方面持续开展相关技术模式的探索和相关技术服务。
9月21日下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冯晓宇及成员和富阳鸿健养殖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富阳鸿健养殖有限公司主要在稻田开展黑斑蛙的养殖,这两年也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创新工作室成员一直关注并多次进行技术指导。今后将围绕水稻品种选择、稳粮增效、蛙的品种选育、病害防治等方面等进行技术支撑。
9月27日,创新工作室成员刘新轶赴建德市开展“稻(莲)渔综合种养模式”培训,为建德市大慈岩镇莲子种植大户进行综合种养模式的培训,详细介绍稻(莲)综合种养模式、莲田养殖的技术关键点,为莲子种植户模式创新和增收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冯晓宇)
浏览次数: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