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社区学院张成立在工作中学习工匠精神
-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一、工作七年,一直在求学路上
张成立,1990年出生于绍兴安昌,2009年在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求学,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2年毕业后,来到浙宝电气从事高压成套开关柜柜体设计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开启了二次求学之路。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善于钻研的他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他决心为自己“充电”,使自己更加适应新的工作需要。考虑自己的工作特点,2013年他报考了天津大学网络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自学过程中,他一边学习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一边注意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起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通过三年的学习,2016年7月顺利拿到了天津大学的毕业证书,并深深体会到只有“锲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镂”的道理。
2017年9月,公司需要5名有高压电工入网证的作业人员前往滨江学习,每天需要坐4个多小时的公交来回。公司领导问了很多人,大家考虑一边工作一边强效学习太辛苦,都婉言拒绝了。作为新时代年轻党员的他主动请缨,并且主动说服其他人员一同前往学习。他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苦一点、累一点不算什么。经过一个星期起早摸黑地学习,他了解并掌握了户外和室内人员安全用电的操作规程,深刻认识到“用电无小事,安全第一位”,顺利拿到高压电工入网资格。
2018年9月,江干区工商联举办了新生代“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地点在福建古田干部学院。江干区董事长把这次宝贵机会给了他。此次的红色旅程是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他真切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来之不易。回来后,他激动地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才溪乡的调查精神,这何尝不是我们技术人员该有的精神呢?只有深入一线和工友们多交流多沟通,才会有更好的思路设计发明。”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党员!”他决心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立足自身岗位,做好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职工作。
二、发明七项,凝心在创新途中
公司把成套开关设计工作交给他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耐得平淡,专注工作”作为自己的准则。平时的工作中,坚持不懂就问,谦虚好学,克服了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圆满完成车间的各项生产任务,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张成立就已经熟悉高压开关柜结构设计和元器件的安装方式。通过不断学习,短短几年他就已经可以参加公司专业设计,攻克技术难题。他独立完成了公司引进的两种进口柜的结构解析和图纸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克服工厂加工方式的不同,保留其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优化,再通过编程下发图纸,由车间生产制作调试,最后通过实验认证。
2015年一项变电站工程,由于功率因数不足需要在配电柜端加电容补偿设备,但是该配电房使用为新型KYN28设备,传统电容补偿柜都是焊接柜,无法进行拼装。询问多个厂家都不愿意做此改动,觉得工程小没有利润可图,还要花费大量人工设计新柜型。公司领导问他能不能做,他二话不说就投入到了钻研设计中。在该项目中隔离开关的操作位置和新型KYN28柜型配合是一大攻克难题,他与其他员工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半个月的加班加点,终于在紧张的工期内完成柜体调试,为公司增加了一种新型高压电容补偿设备,并在2015年5月19号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证。学以致用,在实践寻找更加符合实际的设计理念,这是张成立作为一名青年工匠的执著。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在公司7年,先后为公司创造了7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每一项发明专利的背后都是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日夜兼程的辛劳。这些发明专利大大节省了公司的人力资源,为公司创造了巨大财富,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科技实力,推动了配电柜在智能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具体见下表:
三、带领工友,聚力在奋进道上
他所工作的领域都是他潜心研究的对象。他在企业钣金工艺设计过程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长期在车间第一线,晚上加班到十二点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为了改进技术方案更是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宿舍休息。在实际工作中,他对刚来的车间工人和实习生图纸看不懂、不知道安装工序等实际情况,热心讲解,言传身教,耐心解答工人的问题,是工友们最年轻的“小师傅”。他积极引导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在企业掀起一个学技术、学技能、学绝活的良好氛围。
2016年杭州举办G20峰会,公司接到了G20峰会场馆西子宾馆的配电项目。该项目采用西门子授权的NXAirS-LP品牌柜,由于该柜型是公司新引进的柜型,有大量图纸需要整理改进,时间非常紧迫,完不成任务将会影响峰会的召开,更大大影响公司的声誉。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年轻共产党员他肩挑重担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加班加点整理、改进图纸,有工艺难度的部分主动跟前辈和车间技术工沟通解决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传统活门机构需要左右一起运作才能打开,如果左右不同步,将导致活门卡死,将对设备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他研发出一种活门不易卡死的独立操作方案。由于上下活门由独立的机构带动,在运动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稳定可靠,安全系数高,操作十分灵活,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同。
在短短的30天内,他跟工友密切配合,完成了新型柜子的安装调试,并投入了生产。但随之而来的是又一个难题:该西门子柜的柜间联锁安装在断路器下方,一旦发生故障,传统的检修小车根本无法满足断路器的检修维护,西门子原装检修车价格高达8000元一辆,已经远远超出了工程的检修车报价。他迎难而上,和前辈交流后,对传统检修车的构造进行了改进,设计完成后他亲自下车间制作、调试、试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引领团队,仅仅3天后,新型检修车顺利完成。该项改进使检修小车设计制作成本仅需1000元,仅为原厂检修车的八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他不仅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让西子宾馆项目配电顺利的在合同周期内交付使用,更可贵的是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小师傅”,顶住“大压力”在关键时刻保障了G20峰会的顺利进行。张成立同志就这样在关键位置和危机时刻,不断钻研,不断进取,敢于突破、挑战顶级品牌,创新设计工艺。
2017年底由于部门工作量太大,从别的岗位调来一名员工学习钣金设计。公司的板材制作需要通过编程后在数控机床加工,但是公司的软件设备还不够先进,该员工虽然按照要求进行编程,却对数控机床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导致被领导批评,影响了工作状态。张成立了解后主动提出帮教工作。他以朋友的姿态,细心讲解每个磨具的使用方法,让工友自己先编好程序,然后他仔细校对,在实践中讲解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这个磨具不能拿来切边,为什么这个磨具要连冲”此类问题在夜晚的灯光下一一排解。在指出徒弟错误的同时,他只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讲解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不独断专行,避免将自己的固有思路传给新人,让他们失去探索和改进的勇气!该同事不负所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可以独立完成合同项目。他在培养新一代工艺员和技术工人方面成效显著。
进入新时代,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青人,张成立不忘初心,坚持学习,将知识变成了生产力;作为一名能工巧匠,他扎根企业一线,从草根到工程师,将数年青春岁月化作熠熠生辉的发明创造,不仅展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更担起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90后“小师傅”张成立才仅仅29岁,少年强则国强,青年盛则国盛。“我愿做一个工匠,继续学习,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永不止步!”这就是他,一个新时代90后青年,一个未来工匠接班人的庄严承诺。
(陈剑虹)
浏览次数: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