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指导
-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18日
陈永良在杭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9年1月2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8年杭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总结表彰暨深化“百万职工大行动、跨越发展立新功”活动工作会议,这是市总工会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动员全市职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振奋精神、迎接挑战,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表彰了2008年我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先进代表作了非常好的经验交流发言。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总工会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等一会儿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还要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根据市领导的要求,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2008年我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作一简要总结,对2009年活动提出一个初步的打算。
2008年我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成员单位的帮助支持下,我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全市职工创业创新活动,主要开展了七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开展以“推进创业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各地区各系统组织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创业创新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推进创业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业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来。二是全面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各级工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抓手,在生产经营性企业特别是抗震救灾物资生产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领域、服务性行业、教育卫生系统等四大层面,组织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竞赛中创建,在创建中促赛,使“工人先锋号”活动成为引导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忘我工作,不断进取、甘于奉献的重要载体。三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立功竞赛活动,围绕部分企业能源资源、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组织职工开展了合理化建议和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窍门等“五小”活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市总工会在全市评选了百名职工节能减排标兵,树立了节能减排的学习榜样。四是积极推广以职工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围绕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难题,组织职工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操作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活动,对职工在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中创造出的、具有推广运用价值的先进技术、工艺、操作流程等,以职工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同时,还组织开展杭州市十大职工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以激励广大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五是深入实施蓝领成才工程,通过开展“123”蓝领登高计划,不断健全完善技能培训、技能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四位一体”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工作机制,帮助职工提高技术技能,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六是组织开展“百万职工大行动、跨越发展立新功”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百万职工大讨论”、“百万职工大练兵”、“百万职工大创新”,引导职工树立与企业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的主体意识、激发广大职工创业创新、攻坚克难的热情。七是响应市委、市政府“向万家企业送温暖”的号召,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在职工中开展一次信心教育、组织一次劳动竞赛、举办一次技能培训、进行一次企业和职工的走访,引导职工树立与企业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应对挑战、战胜困难中的主力军作用和工会组织在企业困难时期的独特作用。
与此同时,各区县(市)和产业系统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如萧山区针对汶川大地震开展了“心系震灾区、岗位作贡献”劳动竞赛活动;下城区开展了以“解放思想创一流,组织职工创新业”为主题的“万名职工大行动”;临安市开展了“立足本职作贡献,共渡难关立新功”活动;市直属系统开展了“创业创新、五比五争”劳动竞赛活动;工业工会举办了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轻工工会“创业创新促进发展”论坛;私营企业工会举办了杭州——台北两地城市美容美发业职工技艺邀请赛等。这些,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在企业经营困难时期的独特作用,为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鼓励职工自主创新、文明生产、增强效率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2008年,我市共涌现出市级“工人先锋号”39个、省级“工人先锋号”16个、国家级“工人先锋号”8个,其中在“天灾无情人有情,我为抗震救灾作贡献”立功竞赛活动中,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 4个、省级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6个;推广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174项;评选市级职工节能减排标兵100名;荣获国家级职工节能减排优秀合理化建议5项、省级6项,市总工会被评为省职工节能减排优秀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我市职工卢卫民、叶金龙获得省创新十佳称号,丁常菊获得省创业十佳称号。
回顾2008年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我们感到主要有三方面成效:
(一) 促进了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针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目标,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先进操作法、创建“工人先锋号”、开展节能减排立功竞赛等形式,让企业经营者切实感受到依靠职工、群策群力的巨大力量,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克难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工会工作的传统优势。各级工会围绕转型升级这个核心,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地开展竞赛活动。通过“五小”竞赛,优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设备产能;通过推广“四新”活动,加快了新产品开发,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过重点工程“五比五赛”,保证了重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2008年,全市有12077家企业、89.6万名职工参加了各类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创业创新活动,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4.8万条,为企业增效降耗7.3亿元。
(二) 提升了职工队伍技能素质
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是我市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各级工会牢牢抓住职工素质这一“牛鼻子”,积极组织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帮带,开展技能竞赛,帮助技能晋级,使广大职工在本职岗位上练就了一流技能,生产了一流产品,实现了一流管理,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持。市总工会开展的第二轮万名职工免费技能培训计划,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实际培训数比计划数多出551人,达5551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1748人)。此项活动同时带动了区县(市)、产业工会的免费技能培训工作,2008年各区县(市)、产业工会共免费培训职工41331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13020人),实现技术晋级的有9076人(其中高级工3036人,技师453人,高级技师109人)。
2008年开展的市级职业技能比赛项目共13项,有2万余名职工参加了企业和区县(市)、产业的选拔赛和市级技能决赛,最终有32人直接晋升为技师,258人取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对此项活动,市委书记王国平专门作出批示:“此事办得好。望总结经验,一年年办下去,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同时,我市共组建9支代表队50名选手参加了2008年浙江省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囊括了饭店代表队团体前三名,并有25名选手进入各参赛项目的前十名。
2008年,通过实施“123”蓝领成才工程,深化“名师带高徒”和职业技能带头人活动,通过技能帮带、技能培训和技能比赛,共帮助4274名职工晋升为高级工,595名职工晋升为技师,123名职工晋升为高级技师。
(三) 增强了广大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我市部分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萎缩、生产订单减少、用工成本上升等困难,各级工会围绕“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这个主题,组织职工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大讨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企事业单位共召开企业职代会2000余次,班组学习会15000余次,劳模座谈会200余次,职工恳谈会12000余次,职工论坛100余次,参加职工超过50万人。通过大讨论,使职工进一步认清了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激发了广大职工为企业解困减亏献计献策、为企业转型升级作贡献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了职工“企业兴旺我兴旺、我与企业共命运”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广大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难关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我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初步打算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还在持续,特别是出口加工型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中央和省市委已经作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决策,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央和省市委决策的重大意义,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战略决策上来,落实到“保增长、扩需求、调结构、稳出口、促投资”15字方针中去。2009年,我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着力开展大讨论、大献计、大竞赛、大培训、大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信心,组织引导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为杭州经济跨越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要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把职工的思想行动凝聚到与企业同树信心共促发展上来
面对严峻的经济困难,市委市政府一再强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深化大讨论中,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上来。既要清醒地看到这次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复杂性、严重性和长期性,又充分看到经过三十年改革发展我国经济抵御困难的强大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根本走向,企业经营出现的暂时困难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趋利避害、共克难关。要通过职代会、班组学习会、劳模座谈会、职工恳谈会、职工论坛等形式,在全市职工中广泛开展大讨论。各级工会要通过大讨论,引导职工充分了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难,了解生产经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理解暂时困难,增强信心、坚定决心,牢固树立“企业兴旺我兴旺、我与企业共命运”的主体意识,促进职工与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以更为坚强的信心投入到应对挑战的工作中去。
(二)要深入开展大献计大竞赛活动,把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到解困克难争作贡献上来
首先,要在“三个围绕”上做文章,即围绕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献计献策;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新产品附加值、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献计献策;围绕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环保要求、实现安全生产等目标献计献策。第二,要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要通过“我为企业献一计”、“我为发展谋创意”等倡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职工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千万条计策汇聚成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科学谋略。第三,要继续在生产经营性企业、重点工程领域、服务性行业、教育卫生系统等四大层面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克油节能降耗竞赛,有效提高资源、原材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第四,要继续抓市级十项技能大赛。要根据市场紧缺、企业急需、职工欢迎和体现杭州特色的原则,选好大赛项目,落实好承办单位,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按照王书记的要求,把市级技能大赛越办越大,越办越好。第五,要建立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要根据市政府和市总工会联席会议的要求,建立杭州市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加强节能减排的群众性监督。职工义务监督员由基层工会、职工群众和部分专家组成,逐步形成市、区县(市)、企业三级群众性监督检查网络。对监督检查成绩突出的义务监督员,市总工会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评选表彰。
(三)要深入开展大培训大创新活动,把企业面临的危机转化为提高职工素质实现持久发展的有利契机
开展大培训大创新活动,首先要继续实施“万名职工免费技能培训”计划,我们要抓住一些企业市场萎缩、开工不足的机会,大力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工作,要根据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设置培训内容,把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与企业克服困难实现持久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工会要积极主动提出培训的建议,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第二要深化“名师带高徒”活动,通过三级职业技能带头人的传帮带,不断提高职工的技能素质,实现“123”蓝领登高计划,为杭州经济实现持久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三要深入开展“五小”活动,通过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小创造,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新产品质量、提升设备产能上出成效。第四要积极探索职工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操作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广以职工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大力表彰职工技术创新的成果,大力宣传职工勇于拼搏、甘于奉献、克难攻坚、争创一流的时代风采,推动职工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对2008年评选的职工十大创新成果,我们将于2009年五一前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同时,要开展“双百”评选活动,即创建100个“工人先锋号”组织,推广100个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
(四)要切实加强宣传指导,推动“百万职工大行动”系列活动深入发展
开展“百万职工大行动、跨越发展立新功”活动,是一项整体的系统的工作。全市各级工会要善于借助各种资源,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社会舆论的宣传与合作下,及时发现、总结、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搞好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对各项活动进行采访和报道,把各级工会与企业共克时艰的决心和深入开展大行动活动的要求通过媒体深化为广大职工的共识。要大力宣传表彰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带动更多的企业和职工加入到活动中来,为我市经济继续保持“一高一领先”目标作出贡献。
同志们,2009年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也是千载难逢的,我市广大职工要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积极投身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去,不断深化完善“百万职工大行动、跨越发展立新功”活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浏览次数: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