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健康
-
发布时间:2005年01月11日
饭后忌“八急”
不急于吸烟 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因为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
不急于饮茶 茶中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质白白丢失。如将饮茶安排在餐后一小时就无此弊端了。
不急于洗澡 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
不急于上床 俗话说:“饭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饭后立即上床容易发胖。医学家告诫人们,饭后至少要休息20分钟,再上床睡觉,哪怕是午睡也应如此。
不急于散步 饭后“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老年人,心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餐后运动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有损于健康。
不急于开车 有研究显示,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脑器官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
不急于吃水果 “饭后一只果”曾被一些人奉为金科玉律,但医学家却提出了异议。因为食物在胃内需1~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会慢慢进入小肠。餐后马上吃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久如此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不急于松裤带 饭后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这样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会减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腹腔内韧带的负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现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
专家建议:对症吃水果
发热病人:多吃含钾较多、水分较多的生梨和橘子等。
腹泻病人:多吃杨梅、葡萄、石榴、苹果等具有收敛作用的水果,忌李子、桃子、香蕉等。
肝炎病人:多吃大枣、橘子等降压、缓解血管硬化作用的水果。
心肌梗死及中风病人:多吃橘子、香蕉、桃子等,保持大便通畅,防便秘。
呼吸道感染病人:多吃枇杷、罗汉果、橘子、生梨等有化痰、润肺、止咳作用的水果。
哮喘病人:忌红枣,红枣易生痰、助热、积食。
肾炎病人:忌橘子、香蕉等含钾较多的水果,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心力衰竭及水肿病人:宜多吃苹果等含钾较多而含水较少的水果。
糖尿病患者:忌含糖较高的生梨、香蕉、荔枝、瓜类等水果,以免加重胰腺负担。
运动与健身有区别
运动并不等于健身,如果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运动是万万不行的,但运动却并不一定就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健康。
长期打球的人会出现两个胳膊粗细不一样,这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实不雅观。西方健身专家警告说:“千万不要只做一种运动,单项运动效果有限。”因为每项运动使用不同的肌肉,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同部位的肌肉,运动多样化能更全面地使身体健康。此外,改变锻炼身体的强度和时间,也是运动多样化的一个方面。如果第1天做缓慢的锻炼,第2天则应缩短时间,增加强度。
健身锻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人们适度、有规律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尤其是老年人,参加锻炼的运动量一定要适度,贪多反而会导致身心的严重疲劳。
做完家务用醋泡手
做家务时,双手免不了会接触到各种碱性化学制剂,经受反复的摩擦、挤压,而且双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容易导致表皮水分丧失,引起皮肤干燥、脱水,破坏皮肤表面油脂层,使它们看上去干燥粗糙。
在洗洗涮涮的时候戴上手套,是对双手最基本的保护。除此以外,做完家务后再用醋水泡手,也能达到有效护肤的目的。
泡手的方法很简单:在半脸盆温水中加入一茶匙食醋,混合均匀后,将双手浸入其中,交替进行按摩,大约10分钟,最后抹上护手霜。另外,用柠檬水泡手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防感冒,常保足下三分暖
中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自古就有“养树护根,养人护脚”之说。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因为脚部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容易引起感冒。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脚掌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与神经中枢和人体各部分脏器相关联,但由于离心脏最远,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方面的障碍。加之脚部表面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所以容易受寒冷的侵扰。因此,在秋冬季节更应注意脚部保暖,以防感冒。
另有研究表明,双脚的表面温度维持在28℃~30℃时,人感觉最为舒适。所以在气温下降的秋冬季节,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尽量使脚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