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交流
-
发布时间:2004年12月15日
市工业工会注重发挥职代会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近几年来,针对市属工业企业实施了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而带来的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工会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具体体现在“四个到位”上。
一是认识到位。企业产权变化和资产重组,导致现行的职代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出现了某种不和谐,主要表现在公司制企业中职代会与股东大会关系如何理顺的问题。该会针对这一问题,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认为,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国企改革必须坚持职代会制度,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国企改革后必须恢复和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二是依据到位。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该会制定了《贯彻<工会法>实施办法》,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作出明确规定。又制定了《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改制企业工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完善职代会内容;明确不仅要在国有企业全面实行,而且要在非公有制企业全面推行职代会制度。同时,要求通过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促进非公有制企业,落实职代会“审议知情权、协商共决权、选举罢免权、评议监督权”,并真正树立“企业是个家,发展靠大家”的观念。
三是指导到位。该会全过程参与企业改制,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职代会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它们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议题上报预审制度。要求改制企业工会在召开职代会前,广泛征求听取职工代表和有关职工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草案,在大多数职工没有意见的情况下再提交职代会讨论。针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不断完善改革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对不同性质企业职代会进行分类指导。积极探索企业不同性质条件下,实施职工代表大会的有效形式,落实好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及议程备案制度。建立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多种民主管理活动,工作规范,程序到位,做到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职工三方都满意。
四是落实到位。为了真正落实职代会制度,维护职工权益,该会要求改制企业都要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用制度来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具体利益,并要求各企业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汇报集体合同、工资协议的履行情况。为掌握集体合同、工资协议履行情况,该会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目前,该系统已有99%的企业恢复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开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活动,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9%。
(叶永满)
市建设工会积极推进“创争”活动
杭州市建设工会积极发挥工会在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的指导、服务作用,推进“创争”活动。为使该项活动有序进行,日前该工会出台了建设系统“学习型组织”百分考核评价验收标准。
今年以来,该工会响应全总、中央文明办等九部委《关于开展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号召以来,工会班子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严密,职工参与面广。现有60%企事业开展了“创争”活动,有2万余名职工参加活动,形成了“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该工会在“创争”中抓了五项工作:一是把开展“创争”活动列入工会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之一;二是下发指导意见,提出具体要求;三是确立试点单位,以典型引路,并在市自来水总公司召开系统“创争”成果发布现场会;四是下发“创争”活动辅导材料百余册;五是召开“创争”工作交流会,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来提高业务水平。
该工会在“创争”活动中还做好六个结合:与企业党政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相结合;与企业“双证制”教育培训相结合;与企业“安康杯”竞赛“十个一”活动相结合;与建立民工学校加强外来工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健全和完善职代会等制度建设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创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该项活动有序进行,目前该工会下发了《杭州市建设系统“学习型组织”百分考核评价验收细则》,从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制度建设、档案管理等10个方面进行了量化。
(黄金根)
萧山城厢街道大力加强社区工会工作
近两年来,萧山区城厢街道工会以社区为依托,以建立维权机制为手段,以创建职工之家为载体,积极探索社区工会工作的新路子。
一是形成共识抓组建。该街道共有非公经济组织500多家,其中私营企业67家、个体户433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均分布在各个社区。针对社会生活空间逐步向社区转移,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组织落户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大量进入社区的状况,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社区组建工会工作进行了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后,他们着力抓好全面推进工作。在区总工会和街道党工委的重视和支持下,社区组建工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30家社区先后成立工会,做到全覆盖。
二是规范运作抓活动。由于社区工会所辖的大多数是小店小铺,开展活动受规模限制,如何开展社区工会工作摆到了街道工会的面前。对此,街道工会及时提出创建规范化社区工会的目标,在丰富工作内容、扩大工作对象、增强工会实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他们一方面加强对社区工会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专门举办工会工作研讨会,下发一系列工会业务资料,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工会干部参加培训。另一方面,组织社区工会主席赴杭州、上海学习取经。再一方面,积极组织会员参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通过建立社区职工活动场所和“职工之家”,组织文艺演出队,举办各种展览等,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并使社区工会与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各项工作形成有机的整体。
如去年6月成立的西河路社区联合工会,十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建立起了拔河队、舞蹈队、腰鼓队等9支文体队,设立了社区书画室和书画展厅,并组织举办了三届较具规模的全民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和其他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以及各种图片、摄影展。社区工会还与杭州市图书馆联网,开辟电子阅览室,对广大会员开放。
三是建立机制抓维权。街道工会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作为协调社区劳动关系的主要形式,深化社区工会的维权工作。他们在社区招用的劳动者中全面推行了劳动合同制度,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建立了集体合同制度,由社区工会代表职工,与业主签订了区域性集体合同。同时,建立了社区维权帮扶站,及时向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发放职工维权联系卡,设立维权信箱,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会员排忧解难。去年10月,有一社区企业克扣了职工培训押金,部分职工不服,导致职工停工上访事件。社区工会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上门协调,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在该社区至今没有发现私营企业拖欠或克扣职工工资情况发生。员工普遍感到:社区工会为他们撑起了维权保护伞。
四是整合资源抓帮扶。街道工会以社区成员单位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多方支持,不断提升社区工会的服务功能、文化阵地功能和帮扶功能。他们在社区中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在会员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举办会员运动会、演唱会、技术比武等活动,并积极为会员提供娱乐活动场所。同时,他们还积极为会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并通过开展“一对一”、“一助一”、“一帮一”帮扶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尽力缓解困难职工家庭的生活、就业等困难。去年,街道工会、各社区联合工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牵线搭桥的有279人次,实现再就业的有213人。
(萧山区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