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安排水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2日
杭州临安排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现有职工105人。公司下设综合管理处、排水管理处、污水处理一厂(二厂在建)、项目筹建处、总师办、信息处、质管中心七个部门,主要职能是城市排水规划、污水收集,截污纳管设计、建设与“三护”(维护、养护、保护),污水处理厂改建、扩建、运行管理及纳管户水质水量远程调控与管理。
作为社会公益性企业,为保护青山湖水库(杭州准水源保护区)、杭州、嘉兴、湖州及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改善下游一千余万人的生态环境,我们以公益、生态、清源为己任,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目标,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加强各项管理体系,提高水处理质量,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切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规划、夯基础,完善排水系统设施。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与城市总规衔接,按城市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及完善设施布局及时进行调整、修编和有序建设。在2001年编制《临安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三年一调整、五年一修编”的思路,于2004年、2011年分别进行了两次修编,通过了政府的审批,为城区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实施依据。
至目前已建成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6万吨/日尾水高效植物脱氮除磷设施1座、点污染源一体化处理站3座、污水泵站14座和截污管网516公里,并实施了污泥处理处置和污水处理一体机应用等项目,城区截污率达到95%以上,日平均处理量为5.81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在建的还有4万吨/日的污水处理二厂1座,点污染源一体化处理站5座、泵站5座、截污管网100公里。
至2020年,我们还将再建4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管网170公里 ,在服务面积38.7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内实现总截污率90%以上,为排水系统安全运行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抓创新、引技术,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我们立足本职,结合实际,以破解难题为导向,开拓思路,积极运用各类先进技术,着力破解污水处理难题。一是运用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与浙江大学合作实施6万立方米/日尾水高效植物生态项目,使临安污水处理一厂出水指标在原一级B标的基础上,提升至衔接地表三类水标准,进一步削减化学需氧量35 %、氨氮80%、总磷20%、总氮40%。二是运用SPRAS专利技术——污泥过程减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实施了6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一厂的污泥减量化项目,实现削减污泥总量约60%,每年可节省污泥处置费用约300万元。 三是运用集污水处理、污泥减量于一体的污水处理一体机,解决临安山区、集镇居民点、旅游景点、农家乐等分散型、高浓度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无序排放的点源污染问题。四是将6万立方米/日尾水高效植物生态项目中植物秸杆加工成动物饲料和竹笋保温材料,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
三、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诚信优质服务
1、注重目标控制,实施标准化管理
我们建立质量目标与经济指标挂钩考核制度,严格执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管理规程、操作规程、VI等的制订和实施,在各方面落实标准化管理。
2、注重信息化管控,实施规范管理。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建成集地理信息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厂站自控运行系统等8大系统于一体的信息控制中心,促进企业管控手段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了对厂、站、网、排水户四位一体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运行、动态化监测、科学化管理体系。有效保证了进水水质合格率和出水水质的达标率。
3、建立应急处置体系,有效应对异常情况。一是建立企业、泵站、厂区运行的三级预警机制,按照应急预案等级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处置。二是对重点排水户建成一定的应急储水装置,通过泵站与管网的储水功能,与公司形成联动机制,以应对管网爆裂等情形,尽最大力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是对进、出总泵站主干管采用一用一备制,确保管线输送安全;同时对主城区所有污水主干道上的污水井安装防坠落装置,最大限度防止坠井事件发生。
4、建立服务机制,提升企业服务意识和诚信度
1)建立服务标准、明确服务方式、确立服务承诺,为排水户提供便捷、快速的手续办理通道;设立了排水服务专线,在各类介质、媒体上标注服务电话;畅通了与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的各类热线平台 ;实现了排水设施异常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
2)接受监督,透明服务。通过服务大厅、LED电子屏实时公布、公司网站、媒体、客服热线,公开办理流程、条件、时限、服务主体、服务质量、结果收费依据、标准、监督渠道等信息,加强公众参与服务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3)搭建平台,互动服务。我们自觉履行水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利用各种平台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力量,合力形成临安水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建立“杭州市环境教育基地”和学生教育实习基地,每年接待各类学校学习实践人员;建立生态低碳体验点,定期向社会开放,有序接待社会各界人士;成立“职工志愿服务队”,走街道、进社区,宣传排水管理和污水处理知识;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每年邀请各类排水户、部门、街道、社区进行座谈,帮助、指正排水管理工作的不足。
四、保障职工权益,创建和谐企业
公司工会坚持服务生产经营、服务工程建设、服务基层的原则,不断营造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的舆论氛围。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职业理想、道德、纪律、技能教育,引导职工们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争做贡献,促进员工的团队意识,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的形成,同时制定员工守则,规范管理制度,使员工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自觉地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2、开展业务培训教育。公司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快企业人才的培养。作为行业特点,公司员工大部分都是门外汉,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等诸多方面与生产要求的差距甚远。只有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这个载体,才能激活人力资源的潜能。为此,我们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到各地污水处理厂实习和内部组织培训及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进行岗位练兵,进一步提高员工各项技能,打造一支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型员工队伍。
3、以文体娱乐为载体,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活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凝聚人心,焕发活力,如坚持每年组织员工自编自演开展迎春联欢晚会、定期进行篮球友谊赛,在职工俱乐部里积极开展台球、乒乓球、棋牌等各项比赛,参加我市举办的各项运动会等,进一步陶冶员工的性情,融洽了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的企业的凝聚力。
5、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和正气。深入开展春风行动、义务献血、赈灾捐款活动,倡导关爱他人,勇于奉献,用行动诠释全社会共建文明,促进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近年来共计捐款8万余元,义务献血20余人次。
6、以环境建设为载体,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近几年来,公司投入资金10余万元用于食堂、职工宿舍楼进行改造工程、投入12万建成职工俱乐部、职工阅览室、灯光球场,投入18万元用于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深切感受到了企业的关怀和温暖。
五、注重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
近年来我们积极通过创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产生责任机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管理规程、教育培训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设施配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同时,为员工建立各项保障机制:
1、规范劳动关系。按规定缴纳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为维护稳定和谐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2、参加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补助、开展了全体女职工安康保险、为岗位工作风险性较大的员工增加商业保险;
3、坚持职工每年体检制和年休假、疗休养制度。
4、建立帮扶制度,及时掌握职工信息动态,做好困难职工帮扶、伤病职工慰问等。
总之,近几年来,我们秉承“创新、卓越、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通过合理规划、有序建设、源头管控、系统调度等多项措施的保障,所辖污水处理一厂稳定运行,节能减排绩效明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连续获得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十佳运营单位”、“十佳达标单位”、“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等国家和省、市级荣誉近40项,为临安的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浏览次数: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