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独运匠心 不懈追求:记富阳龙门古镇富春墨庄女主人程美玲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1日
  
  古风悠悠的龙门古镇老街,太婆桥边有座丰受堂,2015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一家颇具特色的富春墨庄翩然入驻了,甫一开张便游客赢门。我轻轻跨进墨庄古朴而又精致的大门,先见一座迎客的石雕猴子,栩栩如生笑眯眯,今年恰值猴年哦,那机灵无比的猴头已被太多的游客摸得光可鉴人,端的可爱。里面各色的古墨陈设和书画古籍布置,淡墨飘香,一派古韵,是古镇新的文化经营业态,这家墨庄的女主人叫程美玲,是祖传技艺新的一代传承人。

  古韵特色 文化“大咖”爱不释手
  2016年4月11日,国家文物界重量级专家、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一行来富阳指导工作。与之同行的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等慕名考察龙门古镇。在我区领导陪同下,王亚民先生兴致勃勃跨进了淡墨飘香的富春墨庄,听取介绍后,与庄主程美玲合影留念并热情鼓励:“我认为这古墨产品可以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去作展示”。他还应邀亲身体验了一把古墨养生艾灸手法。4月中旬,韩国籍的知名老画家闵根灿来到富春墨庄,在一番试墨后,连声说墨色不错,当即兴致勃勃创作一幅墨梅图相赠墨庄女主人,成为一段佳话。还有书法家黄四德参观墨庄后,在这里的古案上写就四个篆体辟窠大字“春华秋实”。最为难得的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国家审计总局局长李金华知悉了程美玲一家坚守并传承手工制墨技艺的情况后,送程美玲诗作两首,以示鼓励。有关领导和文化名人这一波又一波的热情肯定和鼓励,给了程美玲在坚守中创业、在传承中弘扬的最大的源泉和动力。

  古老技艺  父亲传给
  程美玲祖籍江西,出身于制墨世家,父亲是名教师,古墨文化的传承者。程美玲说,古墨以碳黑、胶水、香料等为主要原料,以松烟墨宝手工制成工艺品,这一工艺最早始于汉代。手工制墨分为烧烟、炼胶、炼墨、锤墨、压墨、晾晒、修墨、包装等八道工序,每个步骤都得有百分百的耐心和细致,方可保证炼制出质地上乘的古墨。如今民间手工制墨已寥寥无几,濒于失传状态,传承保护古墨文化乃是当务之急,这也是程美玲创办墨庄的初衷。她凭着对品质的执着要求,为作出游客需求的各种古墨样式,光模具的创制就要做数百套,不断的设计打磨改进。对每个细节,再繁琐再麻烦再辛苦,有时甚至有点痛苦,但也不敢马虎放过,唯如此,才会心安。她注重顾客的口碑,珍视自己的眼睛一般珍视自己的产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心怀敬畏,沉寂性情,不急不躁,多年来倾注心血打磨一件件古墨,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体现出工匠技艺的价值所在。程美玲说,技艺的熟能生巧,是个漫长岁月逐步积淀和完善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或三言两语的事,制作古墨有几道关键性步骤,幼年时的初学还不一定熟练,靠日后在漫长岁月里实践中去感受,发现暇疵去打磨,花尽心思去体悟,靠岁月来日积月累。展现在游客面前一方方精致考究的古墨,蕴涵着制作者无限的智慧和巧妙的手艺。用几十年的光阴,心怀敬畏来“磨成一剑”,它让古老的传统工艺和匠心重新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历久弥新。实践中也摸索出自己的“独门诀窍”,她信奉“慢工出细活”这句话,所以她如同做艺术品一般的精细来打磨古墨,源于对制作质量细致入微,对消费者口碑的完美追求。希望拿出手的东西出奇的漂亮可人,用过的人都能赞一声好。

  独辟蹊径  尝试古墨艾灸疗法
  从传统观念看,大家都知道古墨就是文化产品,专用于中国书画创作。但到了程美玲手上,脑洞大开,她在把这一传统用途发扬光大的同时,独辟蹊径,尝试以古墨作养生炙疗法,让游客和体验者啧啧称奇。
  程美玲说年幼时曾亲身试墨,对“药墨”有切身感受:“小时候生了场大病,身上长疱疹,医生诊治后效果不明显,我父亲见状就给我外敷了家里自制的古墨,还真有效。”她说后来查药典,《本草衍义》载:“以药入墨,墨随血走,内通五脏六腑,外透经络肌肤,无所不通。”加了药物的古墨,没了墨臭,还有了药效,它对颈椎病、祛痘、祛斑、蚊虫叮咬等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古墨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墨超小的微粒子超强渗透力,快速进入人体经络。所以她在墨庄左侧设了游客体验区。游客可在这里免费体验药墨推颈椎、药墨提神等服务,感受药墨的神奇。她以古墨与各种中药材配伍,稍加热至温软,施以徒手术,敷在人体各穴位,或可助益女性美容驻颜,或可养生,疏经通络,为局部风湿伤痛者作保健热敷艾灸,有一定效果。程美玲颇有信心的说,这是她新开辟服务游客和患者、创业经营的另一方天地。你别看这墨黑乎乎的,除了写字画画,还能用于养生、保健、美容、墨雕哩。比如制作立体墨雕。可以说,可能是中国第一家。将墨放进模具中,加入蜂蜡和独家研制的配方,就能做成各种形态。在我们墨庄,小朋友可以DIY墨雕,妈妈去做美容,爸爸则写写字,这样全家人都能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据了解,墨庄开张近一年,接待的游客已约达7万人次。采访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多。对于墨庄的下一步,程美玲颇有信心:“作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一的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传承,更要创新。我打算将富春古墨文化申报“非遗项目”,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打造成富阳文化的金品牌。让制墨世家的技艺在我的手上重焕生机,发扬光大”!
  (鲍学红)
  浏览次数:3472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