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的“铁裁缝”:记杭州杭氧低温液化设备有限公司冷作工陈俊军
-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1日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他神情专注,全身投入。在生产现场,他以最优美的姿态,留下最生动的劳动剪影;在产品检验区,每一个经他手的零部件,都堪称精品。他是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三支人才”队伍首批认定的技能专家、杭州杭氧低温液化设备有限公司冷作工陈俊军。
1993年8月,陈俊军进入杭氧工作。作为一名冷作工,自工作之日起他就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难活累活从不推脱,与金属打了20多年交道,拥有精湛的操作技能,曾先后在各个级别的技术比武中获得奖项,并被评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他最喜欢的格言。他结合专业知识,不断涉猎车工、冲床、焊接等相关专业技术,具备独立操作能力,具有不俗的技术水准。正因如此,他自1998年起就开始承担该公司所有冲床产品的生产工作,在各类冲床产品冲制,尤其是各类空分塔板、塔内件的制造上堪称专家,在技改方面也有几把“刷子”。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琢磨怎样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缩短工期。从91B-91C的军车改型,S板、液流板的机械化制造,到环流塔板的磨具设计等,一个个成功的技改项目从他的手中诞生、完成。“他设计的磨具,环流塔板只要在冲床上一冲就可以成型。原先一天只能加工10块,现在能制作近20块,且产品制作得又快又平整。”
以陈俊军名字命名的技术攻关队是低温液化公司首台套空分产品塔板的攻关主力,在小型空分容器制造、撬装式空分工厂整装技术、稀有气体(氪氙气体)提取设备制造、天线包装箱制造等方面结合专业技能水平完成冷作装配以及相关技能、技术的攻关任务。2014年,在衢州氪氙气体精提取设备项目制造中,他认真总结武钢氪氙提取设备制造经验,率队重点攻克容器制造以及管道安装清洁度和焊缝密封性两大技术难题。他迅速联系工艺和车间,针对清洁制造和焊缝密封性进行技术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止措施。
2015年5月,根据部队用户要求,公司重新启动了地面80升液氧液氮设备的改造项目。该设备型号较老,结构复杂,许多零部件下料均采用冲压成型,其中分馏塔内的铜制塔板制造非常复杂,而且由于该类型设备已多年未生产,公司搬迁后设备改进,多数模具在厂房搬迁中遗失,而新制的模具往往会有偏差,这给产品的按时成套交货带来了很大压力。这时,模具的调试工作又落在了他身上。他不惜花费时间精力,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孜孜不倦,一次又一次地改进,调整模具的结合面,直到冲压出标准而理想的折流板、导流板,然后对每件复合塔板进行手工弯制、折边、矫正。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灵巧的双手,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并受到用户的表扬。在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多个出口项目中,面对产品的高要求以及制造中遇到的问题,他与设计、工艺积极沟通,顺利地完成项目。尤其是在土耳其10000m3/h空分设备项目中,他克服冷箱小、安装困难等难题,通过对内部支架加固,对部分管路重新铺设的方法,保证了产品顺利完成。

好技术需要分享和传承。作为拥有高超操作技能的冷作工高级技师,陈俊军积极做好冷作工的传帮带工作,和同事们分享自己多年精心钻研、学习到的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对车间其他班组同事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热心帮助,促进大家一起提高、一起进步,让更多的员工能够立足岗位,练出自己的绝技、绝活,更好地成才成长,满足企业转型发展、市场竞争的需要。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陈俊军更是对组员悉心教导,从模板矫正、钣金画线、放样等,一一进行指导。“师傅有他自己独有的一套塔板安装手法,他通过在安装区域里拉起的一根直线,避免了用直尺比量产生的误差,5块塔板的平整度能控制在2mm之内。”有色工作组小郑说道。
“名师出高徒。”由他领衔的车间有色工作组是该公司冷作工作组中战斗力最强的班组,承担着公司几乎所有有色类空分塔器的首台套生产制造任务。在他的带领下,工作组成员在实际产品制造技能、看图识图能力、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等方面逐渐成为了本工种的行家里手,并独立带班操作,成为带班组长和生产骨干,成为了一支技能与效率兼具,质量与技术并举,能完成绝大多数中小型空分塔器、部机的生产制造任务,并兼具整装、撬装式成套空分总装技能的精干队伍。
作为公司一线员工的代表,陈俊军完美诠释了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极致的“工匠精神”。对于“工匠精神”,陈俊军说道:“每一位普通员工只要苦练内功、追求精益,辛勤付出,就能成长为助力企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工巧匠’。”
(黄云华)
浏览次数: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