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工会90年系列广播剧(六)
焊接高手葛小青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7日 来源:杭州之声
倾听历史回声,唱响劳动光荣,10月11日起,杭州市总工会与FM89杭州之声联合推出杭州工会90年系列广播剧。本文为第六篇,讲述了焊接高手葛小青的故事。
锅炉内部承受巨大压力,最重要就是不能有一丝缝隙!在杭州锅炉集团焊接车间里经常可以看到一名中年男子给年轻技工传授绝活——用不锈钢药芯焊丝给金属焊接。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绝活。以前杭锅的工人们用常规的焊接方法,为防止金属高温氧化,需要加氩气保护,以往焊接一个大件光是氩气成本就要八千多。而药芯焊丝焊接方法,不但可以省下这笔钱。同时焊接效率还提高了3倍。
这个绝活的创始人葛小青,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名电焊工高级技师。他有份简单却光亮的履历表:1994年技校毕业后,分配到杭锅容器车间工作。20多年来,凭着一身好手艺,从电焊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一直到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取得许多荣誉时,他都是当时浙江省最年轻的获得者。
葛小青也是新时代技术工人苦干加巧干的典范。当年他接手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广东岭奥核电站高压加热器。作业时要加热保温在150℃-250℃。不仅技术要求高,还必须穿上厚重的防火服,“100多度的焊缝熔珠掉在手上、脚上烫起了泡,但不能停,因为技术要求不允许。”就这样,在常人难以承受的工作环境下,葛小青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当场得到了法国阿尔斯通现场监理的高度认可,这在当时算是衡量焊工顶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焊接这行,不光要会苦干,还要懂得巧干、要有创新精神。”一次,杭州锅炉厂接到日本川崎重工的OG转炉余热锅炉订单。该产品的结构、形式在国内罕见。特别是焊口的位置,层层叠加,错综复杂,肉眼很难分辨清楚。面对难题,葛小青没有退缩。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模拟试验,还设计出一个模拟工装,协助手工焊接任务。最后,葛小青一次性完成了焊接任务,让公司提前交了货。如今该产品已成为杭州锅炉集团的拳头产品。
2006年,在杭州市首届杰出人才奖的颁奖台上,31岁的葛小青与马云、宗庆后等站在了一起,拿到了“杭州市杰出人才”的荣誉,捧回了市政府奖励的20万元奖金。“它体现出社会对工匠的肯定和重视。”
“培养一个好的工人比培养一个大学生还要不容易,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不愿意当工人。我的经历说明一个工人只要做得好,在行业里做得拔尖,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也会有出息的。”葛小青的工作室先后被省市总工会授予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而葛小青的徒弟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成为高级技工,有的在浙江省焊工技能大赛中进入前三名。
浏览次数: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