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纪念杭州市总工会成立90年 系列报道二
一部“杭州工运史” 讲述90年艰辛与奋斗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1日 来源:杭州日报



  (图为杭州早期的丝织工人和剪刀匠,西德尼·甘博摄于1918-1919年,摘自《风雨如磐:西德尼·D·甘博的中国影像 1917-1932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90年来,无论是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年代、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还是在激越奋进的改革开放征程上,杭州市总工会始终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围绕党的纲领和不同历史时期确立的中心任务,前赴后继、奋勇拼搏,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今年是杭州市总工会成立90周年,一部“杭州工运史”,回顾和展示杭州市总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工人阶级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杭州是我国近代工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有着光荣传统的杭州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组建了我国最早一批现代工会组织。在中共杭州地委的领导下,于1926年10月18日成立了杭州总工会,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可以说,一部杭州工人斗争史,也是一部杭州工会事业蓬勃发展史。

  杭州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形成
  明末清初,杭州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的机体中孕育萌芽,为杭州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契机。但是,杭州近代工业发展的进程,却是在帝国主义侵华的隆隆炮声中开始的。
  至清朝末年,杭州已有丝绸纺织业等39个行业的手工工厂和手工作坊千余家,有数万名辛勤劳作的手工业者。杭州“五杭”(杭扇、杭线、杭粉、杭剪、杭烟)手工业品闻名遐迩,远销海内外,以“五杭”为代表的手工业者成为杭州工人阶级的前身。
  19世纪中叶,中国的工人阶级就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产生。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开办的官办企业和19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民办企业,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和产业工人。1870年以后,杭州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杭州近代第一批产业工人因此正式产生。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至辛亥革命前,杭州的民族工业突飞猛进,工业资本总额仅次于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居全国第五位。
  但是,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和剥削,其政治和经济地位,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加上中国的经济落后,劳动力的价格低廉,工人阶级的境况极为悲惨。

  首次工人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早期工人运动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即为了增加工资、减少工时、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虽然早期工人阶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但是基本上是农民运动和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还没有明确的独立阶级意识,未能提出工人阶级的独立要求和政治纲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920年7-8月,杭州筹建最早的工会组织——浙江印刷公司工作互助会(简称互助会)。互助会于当年12月创办了浙江省第一张工人报纸《曲江工潮》,该刊物是全国最早出现的工人刊物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杭州各工会组织加强了与全国各地工人斗争的联系和声援,如:声援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等,成为全国工人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26年10月18日,中共杭州地委发动各进步团体在湖滨公众运动场召开市民大会,宣告杭州总工会成立。
  1927年3月15日,杭州首次工人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出了500名代表,分别代表全市铁路、机械、邮电、轻纺等各行业260多个工会,10万工会会员。

  工人运动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在随后的岁月中,在杭州总工会的领导下,杭州工人运动出现了崭新的局面,迎来了规模更加空前的工运高潮,并使杭州总工会成为团结全市工人和工会组织的一面旗帜。
  1937年卢沟桥畔的枪炮声,彻底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睡狮”。接下来的岁月,杭州工人和全国人民一起,同仇敌忾、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全力抗日,工人运动因抗日救亡,从大革命失败后的步履蹒跚中迎来了新的转机,不断走向成熟。
  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战争的烽火逼近杭州。国共两党领导工人运动,杭州工人成立了“战事行动训练团”,分设消防、运输、纠察、救护、技术、掩埋等小分队,支援抗战,迅速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军民最终把日本侵略者逐出国土,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杭州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工人群众自己的组织——工会,也开始了新的篇章。

  工人阶级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建设
  杭州解放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争破坏,杭州国民经济千疮百孔,工业水平低、农业凋敝、通货膨胀、物资奇缺、工人失业,人民生活极为困难。杭州工人阶级以主人翁的高度自豪感,积极投身家园重建,协助政府维持和恢复生产,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1949年5月,杭州成立了杭州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950年2月2日至7日,杭州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在市工人俱乐部(现市工人文化宫)隆重开幕。杭州铁路、邮政、电信、市政、印刷、铁工、化学、纺织8个产业工会和店员、搬运两个联合会,以及丝织业、手工业两个工会的代表出席会议。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杭州工会在新一轮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杭州市职工技协积极响应国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号召,在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高技术产业化等方面,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了大量的尝试、探索工作。
  不仅在生产一线推动技术进步,杭州市总工会还在不断健全自身功能与作用。
  邓小平同志强调:“工会组织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是不会对工人说瞎话、拿工人的会费做官当老爷、替少数人谋私利的组织。”从此,杭州各级工会借助经济、政治、科技改革的大环境,得到了全面健康的发展。

  新时期工会工作全面进步
  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针:以四化建设为中心,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到1982年,全市建有工会组织的市属工建交462家基层企业,有365家恢复和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占总数的85.7%;市属财贸45个基层中有35个恢复和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占总数的77.8%。
  与此同时,杭州市总工会还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让更多的职工从办公桌前、生产车间走出来,杭州市总工会相继举办青年工人技术比武、“浙安杯”工人艺术节、职工运动会,以及职工业余书法、摄影、插花展览等各类文体活动。
  回望历史抚今追昔,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90年来,杭州总工会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我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杭州市总工会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拓展这条道路,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张晓燕)
  浏览次数:4484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