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职工 切实履行职能
-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9日 来源:桐庐县总工会主席 滕建明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群团工作,特别是工会工作的黄金期和机遇期。桐庐各级工会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上级工会和桐庐县委的工作要求,与本地工会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自身的改革创新,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开创桐庐工会工作新局面,把工会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和谐的“调解阀”、服务职工的“娘家人”,为“五美”桐庐建设再作新贡献。
体现党性 自觉“公转” 在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的政治性上下功夫
创新工作组建工作。根据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我认为要坚持党建带工会,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目前,按上级工会要求,主要是针对我县建筑工地、中介服务机构、电商、快递、农家乐民宿等行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能建则建,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队伍。
改进基层工委设置。根据我县目前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已经形成的规模情况,我们初步考虑组建市场监管局工会工作委员会、农办工会工作委员会、县旅委工会工作委员会,以增强职能范围内的工会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所管辖业务范围内的职工。
加强对基层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及时向基层工会干部传达上级工会和县委的要求,组织他们学习工会工作的形势和业务要求,发挥他们在联系服务职工中“第一知情人”的作用。
发挥县总委员、常委、市县二级工会代表、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联谊会、劳模协会、优秀员工代表等方面的作用,提升他们的素质和参与工会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基层一线的工作中起到骨干引领作用。
积极履职 凸显“特色” 在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的先进性上下功夫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扩大引领示范效应。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劳模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企业劳模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行业的领头羊。在积极鼓励发展“实体”经济的工作中,县总工会创新工作方法,在认真做好劳模服务管理工作的同时,以试行《劳模积分制评价办法》为抓手,注重调动各类劳模的作用发挥,使劳模工作迈入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组织劳模志愿者服务队、劳模事迹宣传,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举措,充分调动劳模在“五水共治”、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成为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开展职工劳动竞赛活动,发挥职工创新活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为充分发挥全县职工在实现科学发展、促进我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全县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以创金牌服务、创高效管理、创一流工作、创和谐团体的“工人先锋号”创建。组织全县广大职工提升素质,钻研技术,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我为企业节能降耗献一策”金点子评选、推广以职工名命名的先进操作法、激发职工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的热情。利用工会各类实用型人才集中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瓶颈,为我县的经济建设作更大的贡献。
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鼓励开展职工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扩大职工就业渠道。选树一批职工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和生态文明美丽经济示范点,不断推进“五美”桐庐建设。继续开展职工技能晋级免费培训和资助农民工上大学活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课程灵活安排在双休日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正确处理好工人上班与读书的关系,从而帮助企业培育“下得去、拿得起、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型、实用型人才。在企业生产实际的现场,选树一批适合我县经济转型发展的职业技能带头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主动应对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变化,服务电商经济和农村电子商务活动,打响“进企业办大学”品牌,开设电子商务培训班。
因地制宜 眼睛“向下” 在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的群众性上下功夫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深入基层了解职工需求,大力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活跃职工文化,营造工会“职工之家”的氛围,提高工会影响力与凝聚力,努力发挥出工会是职工群众与党委政府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大对江北老工人文化宫的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职工文化家园”阵地,开设职工书画摄影培训班,声乐舞蹈培训班等普通职工培训活动,让普通职工能够走进真正属于自己的“职工之家”。同时继续做好服务基层,丰富文化生活的“新桐庐人文化家园”创建、双十场文艺演出、100场电影送进社区和企业活动,办好县城中心广场的周末职工露天影院。
职工维权稳步推进。结合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县创新和法治桐庐建设工作,努力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积极发挥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的作用,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法治观念,以学习《宪法》《工会法》和《劳动法》为重点,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广大职工的法制意识。充分利用“主席接访日”“法律咨询日”“心理咨询日”等载体,为职工提供热情服务;认真接待职工来电、来信、来访和法律咨询,为他们正确解释有关法律法规,引导职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努力把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职工劳动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在源头上预防企业侵权职工,提高职工安全生产与自我保护意识,推动企业与职工和谐关系的建立。
不断深化困难帮扶工作。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季助学、冬送温暖”等活动,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关系问题,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继续把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作为职工真正得实惠的一项实事工程来抓,努力打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升级版,切实为职工发生意外时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对接杭州市春风行动向农村困难职工延伸,缓解因病致贫、致困职工的生活、子女就学困难。
查找不足 革新“自我” 在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的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主动作为,在服务群众上争取更大突破。职工服务中心是县总工会为全县职工服务的综合性窗口,是工会主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平台。为解决“双休日”职工办事找不到人的问题,县总工会将实行“错时上班制”,按职工的“生物钟”安排人员上班,克服行政化倾向,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
此外,针对“热在机关、冷在基层,热在上头、冷在下头,热在干部、冷在群众”的现象,今年6月,县总工会正式开展向企业派驻工会指导员工作,由县总工会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组成的首批38名工会指导员,对口进驻到38家企业进行联系帮扶。坚持做到“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服务向下”,把“服务”贯穿到指导员工作之中,为职工和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持续性、无缝隙的服务及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工会特色的软环境。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争取更大突破。以“三转一争”“五进五送”“五美桐庐”建设为抓手,自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32条”的要求,加强工会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保持作风建设常态化,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推进“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县委和上级工会对我县工会工作的新要求,明确工会工作“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总方向,对自身单位存在的“四化”问题,开展一次认真的查找,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认真整改。
努力提升机关工会干部政治、业务素质,适应新常态下的工作要求。强化工会干部素质培训、业务教育,落实工会干部轮训计划,提升工会干部能力素质。建立工会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以职工群众满意、党政认可为导向,扎实做好份内工作。
广大工会干部要眼睛向下,贴近职工,回归工会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最初属性,始终同职工朋友站在一起,为职工所思、所想、所盼,争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楷模,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