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 提升能力 全面推进文卫体系统基层工会工作
-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1日 来源:市文卫体工会主任 谢菁菁
文卫体工会以事业单位为主体,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服务对象,对口文广新局、文广集团、卫计委、体育局等多个部委办局。呈现多元化的体制结构,除全额、差拨、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外,另有多家文化转制和股份制企业。面对这样一支以知识分子以及事业单位为主体的职工队伍,十多年来文卫体工会一直在压力中前行,特别是在工会领域,事业单位、小单位的工作一向是薄弱环节,工会干部往往都是兼职,其附属地位和积极性既影响工会职能的发挥,也间接导致有些基层领导和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产业工会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我就文卫体工会如何贯彻落会议精神,改进工会作风、树立工会良好形象,结合三转三全,从三方面谈一下打算和举措。
源头参与 抓好顶层设计
政治属性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特征。积极发挥好与主管委局“党工共建”的组织优势,努力为基层工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我们产业工会的工作重心。文卫体工会将主要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党工共建”有机结合。我们通过加强与主管委局主要领导汇报联系制度,和纪检、组织人事等处室经常性合作,增强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会意识”,争取行政上更大的支持。二是加强对基层工会干部在培养、提拔上与各局党委和基层党委的联系,处理好“直管”与“协管”的关系,为系统工会干部工作提供平台和保证。三是加强与主管委局之间的业务性合作,防止出现工会工作自娱自乐和实际需要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我们特别感激也很珍惜在市总工会的强大后盾保障下,形成现在与各主管局之间相互理解支持的和谐局面。特别是今年以来,对口的主管委局也给予工会工作高度重视,七月在卫生系统开展的竞争上岗中,就有4名工会主席被提拔交流到党政领导岗位,而卫计委更是选举他们的副主任担任工会主席。工会主席由原来的分管领导直接担任,将对今后的工会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是“党工共建”双向促进。有效优质的服务是取得对方尊重和重视的前提,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基层走访力度,围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将“改作风,接地气、解难题”工作理念向更深处推进,以问题和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实实在在的服务营造上下同心、左右携手、内外合力的良好局面,在“合力推进”中达到双赢、双促进。
紧贴需求 找准突破口
文卫体系统的职工大多是高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运用网络互联网平台,而大系统下各单位之间的职工交流、联系都非常紧密。如去年医患矛盾最紧张时,上午某医院医生被患者打了,下午省、市各单位职工就通过微信群自发组织,集体声援。这样形势下的媒体、互联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给工会工作增加了难度,若是利用好却同样便于我们借势借力做好工作。这就一方面需要我们工会干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研判、应对能力,作为产业工会也将多为他们提供服务交流、培训提升平台,如我们系统今年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专门组织了为期三个月的心理咨询培训班,下半年我们还要开展提高工会干部工作思维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引导,针对知识分子为群体,积极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包括我们将要开展的“送文化”系列活动,今年已是第三年了,并且形成了相应的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基层单位文化设施建设,推行职工读书会等方式,倡导核心价值体系,共建和谐文化。同时,针对基层工会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的特征,我们今年推出文卫体系统工会主席“三个一”活动,通过开展对会员的一次谈心、一次问候、一次看望,加强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联系,特别要求他们密切关注青年职工和劳务派遣等一线人员思想动态。我们希望通过简单而用心的工作,让工会更接地气、更有底气,让工会主席进入职工心中,实现由福利型代表到服务型化身的转变。
发挥特色 抓住关键环节
文卫体系统的职工队伍利益需求呈典型的两极化趋势。文卫体工会要将“高大上”的知识分子和“外”“临”“非”这两大类人群服务好。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构思如何加快构建服务职工多层体系,将工作靠被动应付、单纯落实向主动有为转变。前不久,我们产业工会经过半年筹备专门成立一支职工服务队,队员由热爱工会工作、热心职工服务,懂得一定法律、心理知识或具有相关特长的职工组成,他们从职工中来,将服务送到职工中去,根据需要可以提供个人或团队式服务,内容涵盖培训、个人咨询或团体项目等。包括最近我们正在开展的向劳务派遣人员送“关爱”活动,产业工会结合服务队资源,将工作重心下移,向一线倾斜。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好服务队作用,让系统更多职工共享资源,同时也通过这些具有文卫体行业特色、知识分子特点的工作载体,激发基层工会创造活力,激励优秀职工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