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菁媛在平凡岗位的执著坚守
-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邵菁媛是建德市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窗口的一名女警,自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开展岗位比武以来,她连续五届获评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岗位能手”,连续五年获评建德市公安局岗位能手,曾获个人三等功二次,个人嘉奖二次,优秀公务员一次,并获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杭州市“十佳亲民”警察,杭州市优秀交警,杭州市打击涉牌涉证专项整治先进个人,建德市公安局岗位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2013年她还被评选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邵菁媛所在的牌证岗位承担的是办理机动车辆证件的首要职责,岗位忙碌,她秉承“工作无延误、业务无积压、差错无发生、群众无投诉”的工作理念,手快、眼疾、心细,大大缩短了办事群众等待时间。遇有需要补充材料的,她会边解释边罗列所需材料清单给办事群众,整个受理过程百答不厌、热情周到。遇到车管工作的新法规出台,邵菁媛总是努力消化枯燥的内容,然后通过各种形式与大家一起分享心得。
邵菁媛还是所里一名小教员,每次授课前,她总是精心准备教材,对业务上每一个细小问题力求精益求精。在邵菁媛看来,每一次授课都是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信任,是一次自我提升。
她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带动周围同事更好地为民服务。今年6月,邵菁媛帮一位温州车主办理摩托车转入时发现网上无该车的档案信息,经多方查询,她发现该车信息在网络传递过程中存在错误。邵菁媛没有嫌麻烦,她多次电话联系对方车管所,方便了群众,避免了车主来回奔波之苦。
车管工作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性格迥异的群众,邵菁媛坚持“一切以群众为第一”的原则,文明执法,讲究执法艺术,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做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她一改以往的单一、被动工作模式,创新出“四巧”(巧问、巧答、巧拒、巧补)和“三声六法” (“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六法”指在窗口工作上针对不同的群体使用不同的接待方法,即微笑法、倾听法、幽默法、比喻法、直截了当法、因人制宜法)。窗口工作中难免会受委屈,邵菁媛总能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从不将自己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调整到最佳状态。邵菁媛常挂在嘴边的一名话就是:“民警,首先是民,然后才是警,作为一名窗口民警,我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
邵菁媛所在窗口业务量大,除了面对面地处理业务,她还负责群众电话咨询,她的回答态度总是温和,条理清晰。2012年,她带领一名协警受理机动车新车注册登记8612辆、转移登记1470辆次、补牌(证)1030笔次、抵押(解除)570余辆次、变更登记200余辆次、注销登记240余辆次。她曾多次利用休息时间为偏远山区的群众办理补牌、补证工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09年,她所在的岗位被杭州市交警支队评为车辆管理示范标准岗位。在她从事窗口工作的七年多时间里,没有受到一起群众投诉,办事群众对她交口称赞。
(《杭州工运》第10期,4版,赵志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