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钳工出身的聂建明——让百万进口设备“起死回生”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杭州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农民工聂建明,在自己的岗位上创下了不平凡的业绩。凭借过硬的本领,他与专业技术人员及班组的骨干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对公司设备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造,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费用。
  胶片冷却装置隔离剂槽改造项目就是其中一个,不仅从设备上解决了前提升皮带因长期浸泡在隔离剂中易损坏的问题,并解决了经常因隔离剂沉积而影响生产的难题,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维修成本、生产消耗成本和运行成本等120多万元。
  聂建明认为,只要勤奋刻苦、不断钻研,每个人都能创造像他一样的业绩。
  今年30岁的聂建明,1995年11月从建德市工业技校毕业后进杭州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炼胶分厂成为一名普通的钳工。
  满师不久,聂建明注意到,车间的一套液压控制系统因为故障搁置起来,没有人懂维修,上百万元的进口设备成了废品。此后一有空,聂建明就把这台设备拆开来研究,一点点摸索。终于,这台设备在他的手中又起死回生。
  聂建明所在的炼胶分厂有结构不相同的密炼机组17台,备件又不统一,性能差异很大。加之生产任务繁重,有些设备比较陈旧,其强度、性能都难以满足现阶段子午轮胎胶料的生产要求,给设备维护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分厂设备的正常运转,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聂建明刻苦钻研,常常是一身汗水一身油污,通过摸索,积累经验,较全面地掌握了设备的构造和性能。
  在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他还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对运转设备多看、运转声音多听、运转部件多查、运转现象多想的“听、看、查、想”四字诀,并做到手勤、眼勤、脚勤“三勤”。
  聂建明不仅自己掌握了过硬的本领,他还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对于取得的成绩,聂建明没有华丽的言语,他认为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青年时报》8月5日,B3版,高海伟/文)

  浏览次数:661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