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理论探讨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7日
杭州市非公企业工会经审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非公企业已建立工会组织12759家,覆盖3万多家企业,其中建立工会经费审查组织的有10835家,占84.92%。在建立工会经审组织的企业工会中,各单位按照企业的规模和职工人数又分别采取了两种经审组织形式:即规模以上或25人以上的单位设立经费审查委员会;规模以下或25人以下的单位设立经费审查员。在10835家建立工会经审组织的企业工会中,建立经审会的有6975家,设立经审员的有3860家,两者虽然形式不一,但都能有效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在工会独立建账的企业工会中,经审会利用预决算审查审计的手段,对工会经费的科学管理、正确使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经审组织建立未全覆盖。目前,在我市已建工会的非公企业中未建立经审组织的有1924家,为 15.08%。这部分单位未建立工会经审组织,工会经费的监督就缺少了组织保证。调查中了解到,这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职工、会员较少。如某一家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年产值仅100万元,职工16人,2006年成立工会,但没有成立经审组织。这部分企业工会虽小,但是在长期失去监督制衡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工会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二)工会财务独立建账率低。在12759家非公企业工会中,只有4803家工会单独建立工会账户,为 37.64%,其余的工会所有收支都在本企业行政账户的代管经费或暂存暂付款中挂宕,所有开支都由本企业行政领导一支笔审批。未单独建立工会账户的企业工会经审组织,就无渠道去履行审查审计的职责。如某一家交通运输公司2006年就被评为某县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每位职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并缴纳了“五险一金”,企业董事长对工会活动也非常支持,活动经费都能得到保证,但就是财务未单独建立账户,工会所有收支都在行政账上,包括2%工会经费的计提。那么,经审组织如何去审工会经费是否足额及时的计提、开支是否按预算执行。这样,所有的监督都将成为空谈,经审组织也只不过是摆设而已。
  (三)实务审计未有效开展。实务审计是开展经审工作的主要抓手。一个企业工会经审组织有审计才有说话权。预决算审查审计是经审会工作的基础,必须常抓不懈。但令人担忧的是,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非公企业工会财务就没有实行预决算管理制度,预决算审查审计更是无从谈起。如某市的某3家上市公司工会都未建立该项财务制度,其他非公企业工会更不用说了。又如对固定资产的审计,行政按规定对所属的固定资产每年要盘点清理一次,工会的固定资产虽然比较少,但也应定时清理。工会固定资产职工是非常关心的。我们曾收到某非公企业工会职工来信举报,称工会有一项固定资产残值未入账而是被工会委员私分了。此事,我们经调查后,严厉指出工会的固定资产任何人都不能侵占,包括处理后的残值,并提出工会委员应及时退出赃款的意见,同时建议工会经审会对其固定资产进行专项审计,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内部控制制度未建立或不够完善。一是工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未建立或不健全,在大部分非公企业工会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们调查的某6家上市公司工会中,均发现工会财务未建立工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二是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非公企业工会的收支未进入预算,个别非公企业工会存在 “小金库”。三是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未得到发挥作用。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围绕职工、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非公企业工会平时活动未开展,只不过在四大节日发一下福利,几乎变成了“福利工会”。如某一家制衣公司工会有会员170余人,平时工会活动少有开展,在逢年过节时工会经费成为了行政福利的补充。而某一家长运发展有限公司工会在经费使用上就安排的非常合理,企业工会主席在经费支出上既以职工为主体又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实现了职工满意和行政领导满意“双赢” 的目标。四是行政补助制度不完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非公企业行政经费随意进入工会账户,没有预算也没有专项补助的申请和批复,有的补助经费未专款专用,甚至变成了行政乱发钱物的另一个“口袋”。五是费用报销制度不规范。一项开支应有经办人、审核人、审批人,如果是资产物资还应有验收人。目前,很多非公企业工会会计反映会计监督已是事后监督,凭证传递到会计手里已是最后的做账程序了。监督职能无法行使,究其原因是未经过审核这一程序。六是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制度在部分非公企业中未落实。部分非公企业工会经费审批不是工会主席,而是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如某一家以生产建筑涂料为主要产品的公司工会,其文体活动、科技竞赛活动、困难职工补助、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工会经费的支出一直由行政领导审批,影响了工会经费的独立管理。七是民主理财制度在部分非公企业中未得到有效执行。部分非公企业工会财务账目没有向会员或会员代表大会定期公布。
  三、对策
  (一)大力加强工会经审组织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工会经审组织。要按照《工会法》和全总的有关规定,非公企业工会都要建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或经审小组。其次,要配好配强工会经审会主任。要选配那些懂财务、善说话、正直正义的同志来担任企业工会经审会主任。要配好配强企业工会经审会委员。同时,要注意企业工会主席和经审会主任不能由同一人担任,工会会计和出纳不能担任企业工会经审委员,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二)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工会财务建账工作。非公企业工会建账,是财务工作的立足点,也是经审工作的基础。因此,全市非公企业工会要按照《工会法》、《工会会计制度》的要求抓好财务独立建账工作。要加大对区、县(市)总工会和企业工会财务工作考核的力度,有效促进非公企业工会财务独立建账工作。上级工会经审会可以利用审计的手段,下达审计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建账。
  (三)大力开展工会实务审计工作。对本级工会财务预决算审查审计是经审会工作的重中之重,非公企业工会经审会要以此为突破口,切实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能。非公企业工会经审会每年年初在财务提出财务预算草案后,应专门召开预算审查会议,审查收入是否打足,是否应收尽收,拨缴工会经费收入是否体现努力性而有所增长,行政补助收入能否到位;审查经费支出是否量入为出,会员活动费和职工活动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如何,经费支出是否用于基层,用于职工,用于重点工作;审查在没有重大活动的情况下是否出现赤字预算。从而,在源头上就把握经费的使用方向。每年年末,在财务完成决算后,经审会要组织经审人员对财务的报表、账簿、凭证进行审计,写出审计报告,召开决算审查会议进行审议。审计收入是否完成预算,行政拨缴工会经费是否按劳动工资报表上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及时足额拨缴;行政补助中是否存在行政的“小金库”,将不该发的奖金、福利转移到工会账户中;固定资产的残值是否全额入账。审计决算支出是否超预算、超标准。审计预算支出的执行率(即决算总支出扣除上解经费数占预算总支出扣除上解经费数的比率)是否控制在70%至110%之间,经费是否大部分用于职工的维权、教育、文体、培训。职工代表大会等16项费用是否由行政开支,上解经费是否及时足额,收支结余是否出现了未经上级批准的赤字。要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进行审计,确定资产的实存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确定负债的真实性,确定净资产的保值增值性。同时,可以以预决算审查审计为基础,开展会费、固定资产、送温暖资金等专项审计,把工会各项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的范畴。
  (四)大力推进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作。全市非公企业工会要按照《工会法》、《工会会计制度》等工会财务规定,结合本企业工会财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工会财务内部控制等各项管理制度,促进非公企业工会财务健康发展。各级总工会特别是财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上市公司非公企业工会财务为重点,抓好全市非公企业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各级总工会经审会要抓好本地区上市公司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以此推动全市非公企业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高晓宇)
编辑:乐华   浏览次数:3220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