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桐庐1号建议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吕杭代表:
  您在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西部县市产业工人发展支持企业用工的建议》(桐庐1号)收悉。经我会主办,市人力社保局、市委宣传部、市住保房管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杭州市高度重视西部县市企业发展,持续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动员全市产业工人队伍积极适应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变革,助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为杭州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城市范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一、高位谋划,统筹推进西部县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今年3月份与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联合发布《激励杭州市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系列变革性实践中勇当先行者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全面布局三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下一步,拟将积极构建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产业工人赋能体系,列入2024年度产改工作要点,适时召开市产改工作推进会(联席会议),进一步细化产改任务、明确产改责任。建设“浙里找零工”应用场景,在劳动力富余地区的人力资源网站上设立杭州市招聘信息专栏,定期更新和宣传推送杭州企业最新的用工需求信息,拓宽西部县市产业工人招录渠道。
  二、多管齐下,打造西部县市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赋能体系
  一是着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完善“十四五”产教融合项目库建设;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加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培育。深入落实《杭州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西部县市中职学校建设项目落地与优化美化;大力推进西部县市职业培训工作,2024年全市培训规模达到12万人次。推动西部县市“引企入校”,鼓励西部县市龙头骨干企业与在杭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西部县域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试点。支持杭州市属高职院校在县域开办校区(特色学院)或探索培育高职院校。支持打造县域产业学院,构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支持县域中职特色强校计划,着力建好县域特色专业群。
  二是持续打造高技能人才方阵。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指导意见,推动西部县市加快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继续加强西部县市工匠学院建设,加快构建“职工技能提升-工匠培育-工匠培训”三级培训体系;持续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鼓励西部地区更大力度帮助农民工实现“双提升”,设立专项资金激励符合条件的技能型人才。支持西部县市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职工学徒可按企业支付给培训机构培训费用的60%且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的补贴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实习学徒可按每人每年不高于3000元的补贴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引导西部县(市)人力社保部门加速推广“浙派工匠”线上培训应用,满足西部地区各类技能人才培训需求,鼓励职业院校与西部县市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冠名班”。围绕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劳模工匠,走进西部县市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活动,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帮助职工提升技能水平。
  三是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以赛提技。以高水平举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为牵引,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和技能竞赛,认真组织开展“十百千万”职工技能竞赛,每年举办市级各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30场以上、区县(产业)级职工技能竞赛100场以上,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和职工节能减排竞赛活动,全力做好赛后技能等级晋升工作,督促推动西部县市积极参加市级、跨区技能竞赛,积极组织西部县市产业工人代表参加国家级、区域性技能竞赛。
  三、强化激励,推动西部县市产业工人队伍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
  一是深入开展职工创新活动。围绕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等中心工作,在各重点领域开展职工技术攻关活动。深入开展以“五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技术革新活动为重点的群众性创新活动,激发高素养劳动者立足岗位、提升技能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组织西部县市职工开展发明专利申请、创新项目孵化、先进操作法推广、成果评选交流等活动,推动将群众性创新活动纳入地方创新体系和企业研发体系,打造“参与-评价-转化-激励”闭环机制,推动群众性创新活动阶梯式发展。组织西部县市积极参加每年市级工人先锋号、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选树。
  二是持续构建技能创富保障体系。发挥幸福共同体领头雁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鼓励西部县市企业建立职工职业晋级“多通道”机制,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实现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融汇贯通。全面推动“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扩面提质,力争到2026年底,全市已建会规模以上企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率超过80%。支持西部县市职工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学习活动,落实新时代技能人才激励举措,激励高技能人才、高素养产业工人帮带徒弟。加大技能大师工作室、“浙江工匠”等高技能领军人才(团队)遴选向西部区县倾斜力度。市级给予技术、人员和政策配套,支持西部区县围绕快递物流、旅游酒店等当地重点产业,开展专项技能提升活动。着眼解决产业工人住房难问题,2021年10月我市出台《杭州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3万套(间),其中蓝领公寓类别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为产业工人等群体提供优质的过渡性住房保障,租住对象原则上为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外来务工人员。目前,桐庐县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个,房源66套(间),尚未投入运营。市住房和建设保障局提出,桐庐县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租赁需求,科学合理确定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方式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产业工人住房困难问题。着力加强卫生医疗保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完善西部公共服务补短提升机制”的决策部署,将聚焦富阳区、桐庐县、临安区、淳安县、建德市等西部5个区、县(市)卫生健康服务短板,研究出台《杭州市西部区县(市)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优质提升行动计划》加快西部区、县(市)三甲医院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巡回诊疗服务,向桐庐县、淳安县、临安区无偿划拨市本级购置的移动手术车各1辆,切实满足西部县市产业工人日常就医需求,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三是大力选树产业工人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发现最美杭州人、争做最美杭州人”宣传,注重西部县市地区高素养劳动者特别是产业工人、一线职工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和宣扬工作。通过开展庆祝“926工匠日”等活动,组织广大产业工人向身边榜样学习,引领社会价值风尚。认真做好市级劳模评选,联合多部门开展杭州工匠与杭州“数字工匠”认定工作,鼓励和支持西部县市认定区域、行业、企业等各类工匠,激励引领全市职工在“两个先行”中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主力军作用。每年认定杭州工匠60名,杭州数字工匠50名,选树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30个,市级职业技能带头人150人,指导西部县市地区积极推荐选树劳模工匠,激励西部县市产业工人主动提升能力素质、积极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

                              杭州市总工会
                             2024年4月22日
  浏览次数:1306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