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技术攻关+精准服务”协奏春耕曲
-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3日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春耕时节,一片片良田沃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的身影展现出了春播热情,绘就了一幅幅春耕的靓丽图景。今年以来,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攻关和实地指导等形式,为余杭、富阳、建德等多地的农业企业解决生产难题,绘好“春耕图”,孕育“丰收景”。
创新攻关持续探索科技良方
“黑汁菌与济元链处理的人工除草,可以在定植前耙子除草或定植后人工除草,其他处理用人工除草。”“黄瓜苗有点徒长,抓紧种。”在余杭区良渚街道、径山镇的多个试验基地,创新工作室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一边调查田间管理情况,一边结合全年技术攻关计划部署落实各项试验研究工作,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指导。近年来,团队成员与余杭区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持续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针对设施叶菜连作障碍引起的土壤结构破坏、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衡、根肿病暴发等情况,依托省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筛选并优化了微生物菌剂治理法、调酸洗盐治理法、生物强化还原治理法等生态治理技术,制定了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并在多个叶菜规模化生产基地示范应用,具有材料容易获取、防效好、易操作、低成本等优势,可有效消减集约化农田土壤中并存的多种障碍因子,助力叶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市产业团队项目等实施,多年来持续开展本地特色黄瓜等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工作,春耕期正值黄瓜播种育苗的关键期,培育壮苗可为下阶段的试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团队成员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了综合性状优异、重点性状突出的优良株系,结合天气情况做好播种、育苗、定植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并针对下阶段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及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进行安排落实,使技术创新攻关真正开花结果。
深入一线提供精准田管配方
春季天气多变,农民在生产实际中常常遇到一些技术问题难以解决,为保障农户科学春耕,创新工作室成员深入田头农间化身“田保姆”,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实地指导、技术授课等形式,及时提供种植规划、种苗培育、设施建设、田间管理、施肥用药等一系列的技术服务。杭州市富阳区渔山乡的一个基地正向农文旅融合转型,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前期指导,开拓了“八卦田”等新的模块,急需提供配套的生产安排和技术指导。接到求助电话后,团队成员周末第一时间深入基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供了每月可搭配种植的主要作物品种及种植方案,在常规品种的基础上搭配了一些名优特色蔬菜和野菜,以保障农文旅融合中多样化采摘的需求;针对基地果树栽培中座果率低等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保花保果方案,保障生产安全。在富阳区春江街道山建村的三叶青种植基地,团队成员详细调查了不同品种三叶青的生物学特性,与外地品种相比,本地品种腹沟明显、抗逆性强、前期冻害情况发生相对较轻;同时针对介壳虫、炭疽病、煤污病等病虫害发生较重的情况,及时进行田间鉴定并提出防治意见。在建德市航头镇溪沿村的水果基地,团队成员针对当地特色蜜柚品种的提纯复壮,深入田间地头详细调查生物学特性,研究嫁接管理等配套技术,在田间鉴定潜叶甲、炭疽病及冻害等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生产管理建议。在富阳区等地进行专题培训授课,对粮油作物、蔬菜作物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讲解;线上“一对一”实时解答生产技术问题,面对面指导、心贴心服务。
农时催人备耕忙,不误田间一季春。下阶段,创新工作室将持续聚焦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加强良种良技良法配套,不断提升服务精度、扩大服务广度,将劳模创新力量注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中,以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准服务,为春耕生产添彩赋能。
(吴燕君)
浏览次数: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