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懋璗:永远飞翔的“独臂飞鱼”
-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2012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游泳队成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特殊人员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集体奖章、省市劳模和省功勋运动员、全国五四青年奖。

宋懋璗有个外号叫“独臂飞鱼”。
1993年,宋懋璗出生于杭州桐庐。8岁那年,一场意外夺走了他的右臂,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股气势汹汹的洪流。
意外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宋懋璗都感到自卑,甚至自闭,“不管我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他回忆。慢慢地,在父母的精心照顾、老师的积极开导和小伙伴们的陪伴下,宋懋璗逐渐走出阴霾,从拿筷子、系鞋带等小事开始适应新的生活,也更加刻苦学习,顺利完成了小学、初中的学业,考进了桐庐富春高级中学。也正是在初升高的体育考试中,他的游泳天赋被挖掘了出来。
怀抱着对游泳的一份热爱,宋懋璗的人生开始逆流而上。
通过刻苦训练,宋懋璗于2008年被选入浙江省残疾人体训大队,并陆续在国际赛场中占有一席之位。
之后,宋懋璗相继获得了2012年伦敦、2016年里约残奥会游泳男子4×100米混合接力冠军;2016年里约残奥会S8级男子100米蝶泳冠军,同时打破世界纪录。
17岁成为亚残运会冠军,19岁成为残奥冠军,整个运动生涯仅残奥会奖牌就多达8枚……游泳让宋懋璗从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成为杭州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但这些光芒背后的“披荆斩棘”,也许只有宋懋璗自己知道。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这是宋懋璗在拼搏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训练期间,他几乎每天坚持游一万米。一万米就是10公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年下来至少游了3000公里,4年下来就是12000公里,相当于游了赤道长度的四分之一。
2019年,宋懋璗代表浙江队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残运会之后,正式告别泳池。但在体育赛道上,他一直没有缺席。从北京体育大学顺利毕业后,宋懋璗也想过创业,但十几年的运动员经历让他舍不得离开体育。
于是,在2021年,宋懋璗考入桐庐县青少年宫,开始从事青少年体教活动。在青少年宫日常开展的安全自护教育、生活技能、劳动实践等各类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双减”政策落地后,宋懋璗还与同事们邀请了县内的劳模、非遗传承人等作为校外活动辅导员,增设了一系列孩子们感兴趣的“非遗+亚运”的拓展课程,深受追捧。他还时常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孩子们,让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学会逆风飞翔。“可能体育人直爽的性格很适合跟孩子们打交道,小朋友都喜欢黏着我。”宋懋璗说。
这几年,整座杭城都在为亚运盛会做精心准备。身为一位曾经的游泳运动员,宋懋璗觉得自己也必须为家门口的亚运会做些什么,报名参加志愿者无疑是很好的方式。
去年年初,宋懋璗参加了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桐庐赛区)线下面试选拔,凭借过去运动员经历的优势,他通过了层层选拔,顺利入围,成为赛会预录用志愿者。
“我会以最好的状态、最大的热情、最美的笑容,当好亚运赛事的护航者、美丽杭州的代言人,展示杭州志愿者最靓丽的风采。”2022年4月1日,在杭州市亚运筹办“决胜攻坚”誓师动员大会的主会场,宋懋璗作为亚运会预录用赛会志愿者代表表了决心。
的确,宋懋璗参加过多届残奥会、亚残运会等国际大赛,拥有一定的英文基础,更重要的是,他比普通人更了解赛会流程,更清楚参会人员的不同需求,也就能够更好地为不同的人员提供服务。
在正式为杭州亚运会马术比赛服务之前,他已经历了一次“模拟考”。在2022年6月的“韵味杭州”桐庐马术三项赛的邀请赛上,宋懋璗与其他100多名志愿者一起,在不同领域完成了服务工作。“这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随着亚运会脚步的日益临近,宋懋璗一家也处于“备战”状态。一有空当,宋懋璗便会参加亚运赛事志愿者的相关线上线下培训,或走上街头参与到亚运环境整治的志愿活动中。而他的妻子姜胜男,同样在国内、国际的游泳比赛中多次摘得冠军,目前正在为参加杭州亚残运会做充分准备。
(葛玲燕)
记者手记
一场意外折去了他的右翼,但他用无比坚韧的毅力,倾注全力,持之以恒,与命运抗争,终在那原本残缺的地方,长出了更为强壮丰满的翅膀,成了为国争光的“独臂飞鱼”。
宋懋盪为梦想奋斗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怀抱梦想,并为之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已经成为自己的冠军。
浏览次数:1657